第127部分(第3/4 頁)
而天羅教的前身又是本族的同盟截教。此子若入我族,本君必尊他為首領。”
“不行、不行……”小石頭突然說話。
姜神君瞪眼,重瞳威嚴,厲聲道:“為何不行?就為了你是崑崙弟子?難道你忘了截教是如何被闡教所滅的麼?你既為截教當代的教主,就該為截教興盛而奮鬥,豈可拘泥於門戶,而忘了全教的仇恨?”
“啊!?”小石頭啞口無言,心中直想著,自己怎可為截教而與崑崙作對?前受沖虛師叔的莫大恩惠暫且不說,就是師傅對自己也是溫言溫語,關心倍至。如何可以與他們站到對立面?思忖間,不覺向青虛真人望去,尋求幫助。
青虛真人微微一笑,猶如雲淡風輕,拂體暢懷,令人渾忘一切煩惱。他道:“痴子,莫要看我。你要如何便如何,這是你的運數,也是你的劫數。反正你終須記住,本門上上下下全是你的助力。你要順天,本門幫著;你要反天,本門也幫著。”說完,輕捋白鬚,面帶笑容。
大夥愕然,沒想崑崙掌門竟會這般寵愛小石頭,連逆天之事,也要幫著他。姜神君驚喜不已,揚聲道:“小子,還等什麼?眼下崑崙已不成問題,難道你當了截教教主,就只想享受,不想貢獻麼?”
小石頭苦笑,道:“神君,滋事體大,你容我想想,想想……”說完,閉眼沉思。
他想,軒轅雖然奸詐,又喜愛權柄,但依人性說來,卻無可厚非。當時人兒認為他挑起天下爭鬥,為那天帝寶位,不擇手段,實為卑鄙小人。然而,到了後世,興許後人會說,他為華夏族的最終形成,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就像之後的秦皇滅六國,當時的六國百姓和貴族那一個不說秦皇贏政暴虐無道,殺人無數,可到了後世,不照樣受萬民香火,留名青史。
至於炎帝和蚩尤,卻也不能抹殺他們的功勞。可惜的是,他們遇到了更勝一籌的軒轅,最終成了悲劇的英雄。不過,歷史原就有勝利者和失敗者共同抒寫。作為咱們這些後人只須記住或借鑑,若總是念念不忘地想著報仇或嫉恨,那又何必?豈非徒添煩惱……
也不知過了多久,小石頭睜眼,發現大夥仍沒離去。再看屋外光色,竟已大亮,顯是過了一日。
瞧他終於醒神,姜神君竟有些歡天喜地的感覺。對於這一點,其實他本身也覺困惑。只是尋思著,多半是看本族大事將有可成之機,故而欣然。他道:“石小弟,你考慮得如何?”
小石頭吁了一氣,排遣去一晚的煩雜思緒,長揖道:“神君,在下問您,方今天下可有華族、夏族之分?”
姜神君喜色一斂,肅容道:“沒有!”聽見小石頭的第一個問題,他便知曉,小石頭的決定恐怕與自己的念頭向左。
小石頭又問:“那麼再請問神君,如今世上還有軒轅、大禹,或者蚩尤麼?”
“也沒有!”姜神君有些不耐煩。照理,依他的玄功火候,決不會產生這樣的煩緒。實在是小石頭能否應承,對於他的家族牽連極廣。
小石頭笑笑,道:“既然已沒有華夏之分,也沒有上古的那些首領,那麼咱們這些後人何必要自相殘殺,血流成河呢?”說至此,目光在所有人面上掠掃了一遍,道:“是以我決定,不會參與什麼民族戰爭和宗教戰爭。”
聞得此言,天羅所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也不知該歡呼,還是該反對。
青虛真人淡笑道:“痴兒,你很好!”言語雖短,卻足以表達出了他對小石頭的欣賞。小石頭恭謹地跪拜,朗聲道:“掌們師叔,弟子愚昧,如此簡單明瞭的疑難,仍要考慮一晚方可想通。”
姜神君在旁氣得瑟瑟發抖,手指抓了放,放了又抓,恨不能一把逮住小石頭,逕自帶回宗府再說。
青虛真人瞥及,對小石頭道:“痴兒,你的仁心,師叔很喜歡。但你的想法仍需商榷!”
“商榷?為什麼?”小石頭愕問。
青虛真人道:“天機不可洩露!師叔也不能多說,否則,必遭天譴!”
“什麼天譴?就那大禹的意思便是天譴?”姜神君聞他前語,似乎小石頭之事大有轉折,'整理'頓時化去不少怒氣。可眼下又聽得青虛真人不願明說,忍不住開口。
青虛真人澹然道:“天譴可不只是天帝的意思。貧道所說的天譴,乃是無限寰宇自然法則。即便天帝也脫不出這個法則。”
“好!你不說沒關係!”姜神君面色冷漠對青虛道,接著,又對小石頭道:“你不參與也沒關係!反正本君就賴著不走了。”說罷,氣沖沖地跨步出門,逕自回房去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