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第2/4 頁)
上,國宴要開了!”
“嗯!”仁秀帝揮手示意曉得了,又道:“愛卿,此屆刀劍大會,南唐居然遣一名皇子前來。走,陪朕一起去,看看這些自詡文才斐然的江南士人到底如何個風流江南?呵呵……”
小石頭想起那婚事尚未談完,張口欲喊,卻見仁秀帝已然跨出門口,逕自走了。無法,只得跟上。到了外面,太監宮女一大堆,也無暇再說。心想,若被他人傳揚出去,說自己在皇上面前極力不想娶留蘭郡主。不知情的人,只怕會說她如何,如何。對一女子的聲譽實在不太好。
一路思忖,一路為難,不覺到了東周舉辦大型宴會的翠華宮。此刻,雅樂四起,金鐘玉磬,琤琤琮琮,清脆悅耳,爐鼎龜鶴吐出縷縷香菸。金碧輝煌的大殿內,兩排宴席直鋪而下,其間多是峨冠博帶,懷黃佩紫之人。原本正在迂談闊論,聞著帝皇駕到的樂聲,頓時啞雀無聲。
仁秀帝往中央席位一坐,道:“諸位免禮!”
斯時,一名小太監已為小石頭安排好座位。坐於仁秀帝的右首第二席,在他上首,赫然便是洛親王司馬潤。小石頭稍稍作揖,掀袍落座。
見及諸人均已坐畢,仁秀帝微笑道:“今時金秋送爽,國家弊絕風清,百姓遠至邇安,四海一片昇平。諸位愛卿功不可沒!”頓了半晌,面容含笑,又道:“今有唐國李濟道皇子率使團遠道而來,參與本國一月後的刀劍盛會,朕龍心甚慰。可見周唐兩國風雨互助,世代友好,實為友好鄰邦。”
說道這裡,忽然大聲:“朕!希望今日在翠華宮飲宴的所有百官和唐國使團人員賓主盡歡,不醉無歸!”
待仁秀帝祝酒辭說完,場中諸人合手相慶。隨之,由洛親王代表朝中百官道:“天下大定是皇上畢雨箕風,為民所好之功。臣等即便棲棲遑遑,卻也不敢居功。”
與此同時,小石頭對面站起一人,膚色白皙,長眉細目,一派倜儻風流。他道:“敝國臣民素來仰慕大周民風淳厚,民殷國富,濟道心中也是久慕,無奈,始終不得其便。幸喜,此次貴國舉辦刀劍盛會,濟道若不再來,只怕遺憾終世,是而向父皇竭力要求。呵呵……”
他說話時,顧盼流目,又則本人鳳表龍姿,一時,真是英英玉立,軒然霞舉。即便大周官員也對他好感大增,均道,看來南唐人也不盡是慘綠少年。心中不禁拿他與小石頭暗作比較。須臾後,直覺二人龍駒鳳雛,均為風流人物,委實各有擅場。
又聽他道:“濟道自入境以來,一路覽閱貴國的風土人情,所看所遇,比那傳聞豈止好上千倍。由此可見,皇上德心勞力,一日萬機,誠不簡單!”
仁秀帝笑道:“濟道皇子過獎了,豐衣足食尚可稱得上,至於民富國強,那還遠遠不到啊!呵呵……”能得他國皇子稱讚,比聽本國大臣的阿諛之詞,不知樂上多少。
緊隨著,龐太尉忽然站起,笑翕翕道:“皇上英明睿智,天下誰人不知。尤其皇上常懷濟世安人之心,對內安富恤窮,對外撫綏萬方,堪為古往今來的第一聖君。”有機會拍馬,他素來不遺餘力。可這番話實在太過肉麻。直聞得在場百官,人人肌皮疙瘩。
仁秀帝被他一番捧臀,想起自己屈於西秦五十萬雄師之事,有感慚顏,在那訕訕一笑。
124章蚩尤神盔
這當口,坐龐太尉對面的劉太學,也就是劉茵的父親,霍地站起,肅容道:“龐太尉,為臣者不須譁世取寵,亦不可誇誇其談。誠然天下盛平,但如今便說皇上就是聖君,未免言過其實了!”
被他直斥其非,龐太尉面目無光,氣氣地道:“劉太學……自皇上登基,時至如今,短短半年,我朝無論內外政經兩項的發展,均是一日千里。前些日,強秦伐漢,若非皇上定傾扶危,妙計制敵,一舉擊潰三十萬秦軍。我大周邊疆焉有如此安定?從這些便可看出,皇上的文治武功,當真惟有本朝太祖可比。臣相信,大周在皇上的治理下,闢土萬里將不再話下。”
他前面原本說得極好,即便在深秋季節,仁秀帝仍然聽得是滿臉春風。可最後那“闢土萬里”這四字,偏偏拍到了馬腳上。仁秀帝怫然不悅,斜眼睨向唐國使團,心想,這老傢伙是否吃錯藥了,平常看來挺機靈的,今日卻在外國使團面前談什麼闢土萬里。這不是宣揚咱們有野心麼?蠢貨!
龐太尉察顏辨色,發現仁秀帝蹙眉攢額。頓時一個激靈,以閃電的速度回想前面之語,接著急忙補救:“不過皇上以仁德治天下,為百姓安居樂業,為世道狗吠不驚,寧可兵藏武庫,馬放南山。如此眷眷片心,劉太學竟然悉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