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第3/4 頁)
倘論玄奧,與《太素心境典》仍不能比。只是《太素心境典》太過晦澀,有些言語著實難解,非要在冥想裡,方能有所覺悟,否則,真如天書一般。
直到元虛傳授崑崙至高訣《太始大法》,小石頭更為驚訝。《太始大法》雖較《睡夢心經》高上半籌,然與《太素心境典》一比,還是有這,有那的缺憾。尤其是一篇經文,似有散漏。在關鍵處,前後不連,一看便知,少了好大一段,教人不免心癢。
照他坦直脾性,自會去問何故?
元虛回道:“《太始大法》乃本門祖師原始天尊的秘傳心訣,祖師曾道,大法總綱太始神訣,惟有他一人可以掌握。資質稟賦稍差者,非但習之無益,反而有大害。緣於此,祖師留在本門的《太始大法》便缺少了總綱。”說到這裡,元虛又笑著道:“不過,大法誠有缺憾,但能修至大成,即可飛昇三十三天,位列大羅金仙。徒兒,你是任重道遠啊!哈哈……”
兩日修煉《睡夢心經》,兩日練《太始大法》,待稍有所悟,餘下一日,元虛即吩咐他繼續守丹爐。然而古怪的是,這兩種修真心法,他偏偏只能修煉元神,也就是潛意識,至於真元方面,卻不見半點增長。即便練了也沒用,有時衍生出的真氣,反而與體內的陰陽真息相悖逆,最終結果,就是被真息同化。
這一日,希夷老者召喚,要他去竹屋。
到了屋邊,小石頭輕輕叩門。屋內傳出希夷老者的聲音:“是石頭吧?進來就是!”
聞言,小石頭推門進屋,四下打量。
但見屋中擺設極為簡潔,然古樸有致。希夷老者身後掛一幅長卷山水畫,高山嶺巖,飛瀑流泉,蒼松古藤,對弈老人,畫得濃淡疏密。畫兩邊是幅對聯。上聯是:深山大澤龍蛇遠;下聯是:古木蒼藤日月昏。含義高古雋永,字型飄逸灑脫。
老者面前有一張紫檀木雕螭書案。案上擺著幾卷攤開和未攤開的書籍;邊上有一隻青銅香爐,不知燃的什麼香,香氣從竹簾間嫋嫋溢位,是一種奇特的香氣。
此情此境,立刻使小石頭產生一種肅穆敬仰而又忐忑不安的感情。幾日裡,希夷老者總對他和藹可親,從不見肅顏,今日不知為何,感覺老者必有重要事相托。當下默默侍立一旁,也不敢說話,靜侯希夷老者吩咐。俟那案上一柱香燃完,便見老者微翕雙目,擺擺手道:“跟為師來!”說著起身,出屋,往屋後的飛瀑小潭走去。
飛瀑邊是一面崖壁,高萬丈,周圍叢生著無數青松翠柏。飛瀑高懸,水霧四曼,依稀如氤氳騰嫋,似仙境陡生。希夷老者來到飛瀑下,朝飛瀑後拜了三拜,道:“石頭,你也拜三拜!”
依言叩拜,只是心中疑竇叢生。見他神色訝異,希夷老者微笑不語,隨即單手拂揮。那動作就像掀開一幕門幃。與此同時,千年未止的飛瀑,陡然戛止,後面露出一個鐵門緊閉的大洞。
希夷老者挽住他,笑道:“乖徒兒,咱們進去!”說完,一步一步凌空踏入。
這一刻,小石頭髮現自己的雙足完全騰空,而且是徐徐緩行,半點都不顯急噪,彷彿兩人腳下是堅硬已極的夯地。止不住吃驚,潭邊離瀑後石洞,足有數十丈。倘若憑《龍行八法》,急速飛掠,自然可行。但要想像老者這般凌空蹈虛,且如信步閒庭,那是萬萬不能。
一剎那,他對古人的武學,更生敬服。轉而對現代世界裡,稍稍會些拳腳,便自詡為什麼宗匠,什麼大師之類的人,不由鄙夷大起。尋思著,倘然那些人到了如今這個世界,怕是連三、四流的武士,都比他們厲害些。
走不多久,二人到了洞口。老者放開他手臂,揮手再讓飛瀑傾瀉。趁這空暇,小石頭四下一望,只見洞門藤蘿披拂,洞邊奇花鮮豔,異草叢生,好不幽古。洞門上方雋著三個線條詭異,筆鋒古樸的蝌蚪文大字。
希夷老者見他張望來,張望去,滿臉好奇。笑道:“徒兒,這便是葆和宗的聖地一元洞。”
“一元洞?”小石頭低吟一遍,看著洞上三個古怪大字。此刻得老者提醒,再細加對辨,倒是隱約認出。
希夷老者一邊推開石洞鐵門,一邊道:“此道鐵門的材料,乃天外玄鐵所鑄,是而不鏽,不腐,可存永世。”待鐵門大開,映入眼簾的是一寬敞的洞窟。舉目望去,裡面丹爐、藥灶、石床、石几色色皆全。走入去,抬頭稍看,卻見鍾乳下垂,奇形怪狀,透明若鏡。而且絲毫不感氣悶,只覺絲絲涼風,由四處襲來,說不出的身爽。
走了十多步,經過十餘間石室。希夷老者沒停半步,自然,小石頭也不敢停下,亦步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