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第2/4 頁)
城牆上的大臣們如何恐懼痛罵,無論李三才如何苦苦哀求,呂岩始終沒有改變進攻南京的打算。
他帶著手下一干將領和侍衛來到了後世的紫金山腳下,這上邊埋葬著明太祖朱元璋。
看到這裡,無論是李三才還是魏廣微都是感到雙腿直打顫。
你打算攻打南京城就算了,難道你還打算攻打皇陵。
要是太祖的皇陵被打了下來,那麼天都要塌了。
於是李三才連忙問道:“秦王你可是打算攻打皇陵?”
呂岩搖了搖頭,“太祖皇帝是位真正的英雄,他是我最佩服的一個人,我怎麼會攻打他的陵墓。”
李三才和魏廣微先是一怔,然後一臉古怪地看著呂岩,很難想象這種話竟然是從一位反賊的口中說出來。
呂岩嘆了口氣,在後世一直有種說法,那就是自古以來江山得位之正,無人可以超過朱元璋,那是因為朱元璋將漢族從異族的手中解救了出來。
雖然經過滿清的大量抹黑,將朱元璋進行種種醜化。
但是這絕對掩蓋不了朱元璋對漢族立下的種種功績。
如果可以的話,他倒是想上山給朱元璋上柱香,但是恐怕山上的那些守不會歡迎他。
“你們難道不打算回到南京城去嗎?我可以讓我計程車兵放你們進去。”
呂岩微帶壞笑地對李三才和魏廣微說道。
李三才和魏廣微臉色一紅,然後連忙搖了搖頭。
呂岩的大軍很快就要發動對南京城的進攻。他們又如何願意回去南京城。
萬一南京城被他打了下來,說不定他們還不會死在亂兵之中。
於是李三才說道:“不,我們打算留在這裡勸說秦王你能夠和朝廷議和。”
這個時候李三才也不說招撫了。這個時候再說招撫就是笑話了。
呂岩懶得搭理他們,就任由他們跟著他。
如果他們要是敢囉嗦的話,他是絕對不介意將他們趕回南京城的。
在這期間,李三才還向提出了另一件事情。
那就是無錫大牢裡關押著上百名東林黨師生,李三才希望他能夠放過這些師生。
對此呂岩感到非常為難。
自古以來,特別是在中國,文人都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群體。
自漢代一直到明清。文人都是整個中國的統治階級,享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
雖說明面上皇族是中國的統治者,但是事實上統治中國的一直是文人集團。
他們雖然做出了一些惡行。但是也同時創造了光輝燦爛的中國古文化。
比如唐詩,宋詞,幾乎所有關於文學方面的成就都是由這個團體來創造的。
甚至連明末一些火器的改進那些士大夫也參與了進來,最典型的就是孫元化。
對於中國的古文化。中國周邊的幾個國家是發自內心的崇拜。
比如倭國就很崇拜唐朝文化。也特別喜歡三國,三國遊戲被他們做得滿世界都是,可能連中國人都未必有日本人瞭解三國。
而朝國也自稱繼承了明朝的文化,對於明朝,從朝鮮的史書記載來看都是發自內心的崇拜,對明朝動輒以父母之邦稱謂,沒有絲毫的作偽。
同時他們對現在的中國文化充滿了鄙視,因為他們認為中國親手毀掉了自己的文化。
因為很多人連四書五經都沒讀過。他們對於中國的古文化不僅不瞭解,反而只會跟風一味的抹黑。覺得這是封建糟粕。
這些人中很多隻瞭解子曰和一些唐詩宋詞,甚至只瞭解一些四大名著,以為這些才是真正的中國文化。
卻不知道在正統士大夫的眼中,無論是詩詞還是小說,都只是小道而已。
詩詞還好,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古文化的一部,有些還非常不錯,比如《正氣歌》,《滿江紅》等等,有著非常重要的教育意義。
但是現在文天祥和岳飛已經被開除了民族英雄的隊伍,因此只能讓外人鄙夷不已。
被後人捧為聖典的四大名著在那些傳統計程車大夫看來,根本就是連臺面都上不得的東西,最多隻能算是消遣的讀物而已。
有些甚至連讀物都算上,只能算是淫詞豔曲而已。
將這些當成中國的古文化,完全是對中國古文化的侮辱。
中國的古文化的精華應該是四書五經,諸子百家,《菜根譚》,王陽明的心學,這些足以開宗立派的東西才真正算得上是優秀的中國古文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