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第3/4 頁)
這些人進行徵稅。
對於這名官員的心思呂岩是非常瞭解的,雖然他現在和明朝和平相處,但是即使是很多平民也知道,明朝和他的關係稱不上融洽,他的治下只能用國中之國來形容。
那些人當著明朝的大官,甚至還在密謀著如何對付他,卻在他的轄下卻享受著免稅的待遇,這顯然有些不合理。
這名官員之所以提出這種要求,估計是表忠心的成份居多。
“王爺,這件事該怎麼處理?”
張居正問道。
這件事其實並不困難。只是牽涉過於重大。因此必須呂岩親自拿主意。
呂岩並沒有馬上回答。而是仔細思考了起來。
事實並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樣,士大夫完全不用交稅,而是他們根據官職的不同、是否致仕、是否京官享有一定的免稅額度。
比如1545年就規定,正三品和從三品的京官,可以免糧20石、人20丁。
這裡的20丁是指可使20個人免除徭役,這是個非常重要的優免,因為古代徭役往往會使人家破人亡。
後來朝廷允許各省酌裁優免,也就是說你自可以制定本地的優免比例。
這樣一來結果就複雜了。比如南直隸的武進縣正三品可以優免準田670畝,而不是20石糧食。
正是因為士大夫的這個特權,導致很多人剛剛中舉或者成為進士,就會有大量的人前去投效,這樣他們就可以享受免稅的待遇。
事實上那些士大夫的土地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多。
用某些人話來講,催科事難,不在於士大夫,不在於民,而在於以民託之士大夫。
“既然這樣,就命令他們全部繳稅。徭役可以暫時免除五年。”
呂岩想了想說道。
畢竟是讀書人,如果讓讀書人去服徭役。那還有什麼讀書人的體面,一些必要的面子還是要給的。
“還有那些進士和舉人,將他們的稅收優免降為秀才,秀才則不動。”
呂岩繼續說道。
“王爺,如果這樣做可能會出亂子的。”
張居正想了想說道。
明朝雖然表面是朱家的王朝,但是事實上卻是由讀書人統治。
他們才是這個社會的真正統治者,如果呂岩這樣做,可能會徹底地激怒整個統治階層。
雖然呂岩的武力很強大,但是治理百姓還是需要靠這些讀書人的。
呂岩笑著說道:“本王打算今年舉行鄉試,如果他們想重新成為士大夫,就來考試吧。”
聽到這裡,張居正不由恍然大悟,原來呂岩是想逼那些士紳站隊。
如果他們不來考試,說明他們仍然心向大明,仍然想當大明的忠心臣子,既然這樣,那些特權也不用想了。
如果他們前來考試,就表示他們可能已經打算向呂岩投誠了。
事實上張居正還是沒有猜中呂岩的想法,本來呂岩是考慮是否借這個機會來個士紳一體納糧的。
但是很快他就否定了這個想法,因為時機不對。
現在正值打天下時期,用後世的話來講,他應該做的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以減少奪取天下的阻力。
等打下了天下,自然新朝應有新氣象。
到時候該批鬥的批鬥,該打壓的打壓。
他所需要付出的就是推遲兩年改革的時間而已。
而且他這一步也狠狠地打擊了下士紳階層,使得他們這兩年裡必須繳納糧餉。
不過他也給了他們希望,不至於將他們逼到拼死反抗。
而且這一也算是給士紳一體納糧清除了不小的阻力,大大減弱了士紳階層的實力。
“對了,還有一件大事。朝廷派人來說,賜婚的隊伍已經出京了,希望我們及時派人迎接。另外他們想和我們商量一下,是否可以向朝廷支援一些賦稅,現在朝廷快揭不開鍋了。”
張居正笑著說道。
聽到這裡,呂岩也差點笑了出來。
北方很多地方都要靠江南供應,不僅有軍隊,還且有皇宮。
一些宮女、太監、甚至皇妃、皇帝的衣服都是蘇杭一帶製做的。
現在這些地方已經全部落到了呂岩的手裡,呂岩當然不可能繼續免費向皇宮供應各種貢品了,那他不成冤大頭了嗎。
他完全可以想象,沒有了江南的供應,皇宮會變成什麼樣子。
沒有衣服發放給皇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