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第1/4 頁)
對於自己弟弟的想法,德川家光當然是心知肚明。
他的父親和母親死後。德川家光立刻逼得他的弟弟自殺身亡,永遠地解決掉了這個後患。
對於忠長的想法。鳥居土佐和朝倉筑後是再清楚不過了。
“我想這個不太可能。我們神國不比那些南洋蠻國,當年蒙古都未能征服我國,更何況是區區明朝。”
說到這裡,鳥居土佐感到一陣驕傲。
當年蒙古帝國何等強大,還不是在他們日本碰得頭破血流。
“而且明朝北有後金和蒙古兩個大敵,再加上我聽說那個吳王早有謀反之心,恐怕他根本抽不出多少兵力前來攻打我國。”
聽到這裡,忠長忍不住點了點頭。
想要攻打日本,沒有十幾萬大軍根本就別想,那個吳王剛剛佔領了整個南洋,這些地方都需要他分出兵力駐紮,他又從什麼地方抽調出十幾萬大軍出來。
“這個訊息恐怕是那些想要攪亂局勢或者在此事利益受損的人放出來的,他們是想逼得將軍大人和明朝決戰,他們也好火中取栗。”
朝倉筑後說道。
忠長點了點頭,覺得他們分析得非常有道理。
當年織田信長的大業因為本能寺之變而土崩瓦解,豐臣秀吉死後,他的大業立刻被德川家康所取代。
和平並不符合一些大名的利益,只有亂了他們才有機會。
很多大名心裡恐怕一直想著如何才能夠重建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的霸業。
“那麼你們說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做些什麼?如果他們不想決戰的話,我們是不是可以想辦法逼迫他們決戰。”
忠長想了想說道。
鳥居土佐思考了一陣,然後說道:“辦法當然有,只是恐怕大御所大人知道後會不高興。”
聽到這裡,忠長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猶豫,他之所以可以活得這麼囂張,完全是靠他的父親和母親的寵愛。
如果惹得秀忠不滿,這並不符合他的利益。
但是很快他咬了咬牙說道:“你們但說無妨,明朝膽敢抓捕我國子民,我們想辦法為他們復仇是義之所在。”
鳥居土佐和朝倉筑後互相看了一眼,對於忠長的決定他們並沒有感到奇怪。
因為他根本就是含著金鑰匙出生,性格狂妄自大,就像是個被寵壞了的孩子。
“我們可以和一些大名聯名向將軍大人施壓。要求將軍為我們找回公道。同時四處散佈一些不利於將軍的言論。說他膽小怕事。根本不配接任將軍之位。”
鳥居土佐咳嗽一聲說道。
聽到這裡,忠長微笑著點了點頭。
現在德川家光接任徵夷大將軍之位還不滿一年,位置還沒有坐穩。
如果全國上下都流傳著對他不利的言論,那麼他一定會感到壓力山大。
“我們還可以打著復仇的口號,想辦法慫恿一些大名僱傭流浪武士襲擊明朝的艦隊甚至是漁民,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相信遲早會把明朝給惹火的。”
朝倉筑後也說道。
忠長點了點頭。這也是個不錯的主意。
那些流浪武士全靠戰爭發財。
戰國時代可以說是他們過得最滋潤的一段時光了,一旦有戰事發生,他們就會接受大名的僱傭。
運氣好、立下功勞的可以成為擁有封地的武士,甚至可以更進一步成為大名。
即使沒有立下多少功勞,他們也會獲得一筆豐厚的錢財。
於是接下來一年他們就可以過上花天酒地的生活了。
對於這種和平的日子,那些流浪武士可以說是最為不滿了,因為這樣他們根本賺不了錢,已經不知道多少人因為和平而食不裹腹了。
忠長相信只要花費一些錢財,一定可以僱傭到大量的流浪武士為他效力。
“我聽說吳王將馬尼拉的南蠻(即西洋人)全部殺光了,原因就是他們屠殺了那裡的唐人(日本一般稱漢人為唐人)。我想我們可以鼓動那些大名將我國的唐人全部抓起來。或者將他們殺掉,這樣一定能夠激怒吳王。”
烏居土佐繼續說道。
“不錯的主意!”
忠長忍不住大聲讚道。
於是一條又一條的毒計被他們商量了出來。只為能夠逼迫大明和倭國進行一場大戰。
同一件事情還發生在倭國很多不同的地方,倭國很多大名都做著能夠成就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