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3/4 頁)
忍不住落下淚來。
☆、第130章 拜帖
寧氏何嘗就真的想走到這條絕路去; 可此時不走; 許還能留些夫妻兩人間的美好回憶; 她怕啊; 怕外面那些流言蜚語; 怕自己的戰戰兢兢,用不了幾年; 夫君會對她生了厭惡。
只這麼一想; 她心裡就百感交集。所以,方才她才會答應往莊子上去。她走了,夫君也就不會那麼為難了。
見寧氏這神色,許姝多少能揣摩到她的一些心思,她雖這些年一直住在定國公府,和寧氏並未有太多交情,可寧氏是什麼品行; 闔府上下,誰不讚這個大奶奶賢良淑德。
想到這些,她暗暗嘆息一聲,寬慰她道:“嫂嫂就這麼離開了; 可想過大哥會如何?許家沒有男子四十無子方可納妾的家訓,可你入府這些年,大哥可曾有過任何想納妾的意思。嫂嫂只想著寧家倒了; 怕繼續留在府邸會鬧了笑話,怕大哥和大伯母日後和你生分了,可大哥又何其無辜?”
寧氏被她問的一愣; 眼眶紅紅,看著她,半晌才哽咽道:“郡主,我如今已經是戴罪之身,我這心中是又驚又怕啊。”
許姝看看她:“大嫂,京城這麼多的世家大族,表面上看著顯赫,可自小我們誰不知道,朝堂波濤洶湧,稍有不慎,可能就會累及家族。這樣的事情,已經是屢見不鮮了,不是嗎?為了這個,你就離府避嫌,這讓天下人如何議論大哥,如何議論我們許家。難道,我們許家連這樣的涵養和氣度都沒嗎?”
按說寧氏還比許姝小長那麼幾歲,可這會兒聽許姝這麼一說,她不由心中滿滿的愧疚。
見她沉默,許姝暗暗嘆息一聲,緩緩道:“你也別怪大伯母最終做了這個決定,一切都只是因為過幾日的大婚。這事兒,我會親自和大伯母說的。”
頓了頓,她又道:“大嫂且好生養好身子,切忌憂思過甚。你既已嫁到許家,那這輩子,便是許家的長房長媳,大哥不是薄情寡義之人,大伯母也不是心胸狹隘之人。想來你也知道,當年大哥談婚論嫁之際,其實論出身,論顯赫,許家並不覺得寧家姑娘是最好的選擇,甚至,有些避嫌。可惜,聖上一道旨意,這事兒便只能如此。”
“可你看看,這些年,大哥和大伯母可曾因為這個心生嫌隙,可曾給過您任何委屈。寧家的覆滅,也不是一夕之間,早在太子被廢,這些已經無法挽救了。人生很長,很長,既然你遇到了大哥這樣品性極佳的夫君,可否也給自己多一些勇氣,多一些自信。”
“郡主……”寧氏實在想不到,郡主竟然會和她如此推心置腹,尤其這節骨眼兒上,更顯珍貴。她緊緊攥著手中的帕子,哽咽著想說什麼,可所有的話似乎都梗在喉嚨,最後還是沒說出來。
顧氏那邊,許姝才往寧氏那邊沒半盞茶的時間,就已經有訊息傳到了她耳中。
聽著那邊的動靜,顧氏也忍不住拿帕子擦了擦眼淚:“姝兒這孩子,難得啊。人都說高寧大長公主自幼嬌寵著姝兒,把她教的跋扈不堪。可我看著孩子,當真是喜歡的很。她貴為郡主,其實根本不必如此遷就寧氏,可她還是去了。單這點,我都自愧不如啊。”
粱嬤嬤奉上一杯茶,也有些感慨道:“這不很好嗎?郡主是有情有義之人,若有一日,大姑奶奶真的遇到處境危險,您去求郡主,郡主應該會暗中相幫吧。”
提及大女兒,顧氏的眼眶又微微有些泛紅。
“希望如此吧,這事兒我每每想起,就心驚膽戰的。也不知婉兒近來在王府處境如何?那靖南王老王妃,早恨不得除掉婉兒,這次,該是得意極了吧。”
粱嬤嬤搖搖頭:“奴婢倒是覺得,大姑奶奶如今是最危險的時候,卻也是最安全的時候。您看看,淑貴妃既然已經向靖南王府遞出了橄欖枝,那大姑奶奶就不單單是靖南王府的世子妃了,她身後有我們許家,清溪郡主又嫁給了鎮北王,這個時候,靖南王老王妃不會愚蠢到對大姑奶奶動手的。”
想起女兒受的那些委屈,顧氏真的恨不得那靖南王老王妃兩腳一蹬,早點昇天。可現實卻是,這老東西身子康健的很,也不知是西南的風水養人,還是老天不長眼。
許姝回到棲鸞院的時候,成套的嫁衣已經送來了。
這平常的女子出嫁,嫁妝嫁衣什麼的,多少得自個兒經手一些。可有高寧大長公主在,許姝就樂得清閒呢。根本就不需要她操心,尚衣局那邊,早幾個月就準備了。
這幾日,府邸上上下下的人為了大婚之事忙上忙下的,她雖感覺到有幾分喜慶的氣氛,也微微有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