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第3/4 頁)
這是珊娘他們搬出來後頭一次獨自過新年。
作為當家主母,珊娘心裡早列了一套又一套的計劃,想著到時候該怎麼收拾佈置家裡,該怎麼籌備年酒,怎麼置席宴客……偏如今因為她肚子裡疑似揣了點“意外情況”,叫一家子把她當成了易碎物般看得牢牢的,別說是置酒設宴了,若不是她強烈抗議,怕是袁長卿連房門都不許她邁出半步的。
自老和尚走後,袁長卿便一得空就來替珊娘診脈,幾乎沒把珊娘給診毛。可每次看著他那黑亮黑亮的眼,她則又忍不住一陣心軟。一咬牙,也就隨他去了。而,許正是他這不同於前世的期待,叫她那患得患失的心竟漸漸平復了下來,便是偶爾再想起肚子裡揣著的,有可能就是那前世的討債鬼,她心裡竟也不再像一開始那般牴觸了。
如此這般,好不容易煎熬著又過了半個月,進入正月時,都不用袁長卿去請,五老爺算著日子,親自把老和尚給接了來。這一回,則是真正確診了,珊娘果然是懷上了。
算算日期,還真就是馬車上荒唐的那一次。
不說袁長卿如何歡喜,連五老爺也是喜不自勝,各種補品跟不要錢似的從如意坊往福壽坊裡淌著。
而之前年關時,雖然還不確定,袁長卿還是給珊娘往各處報了病。便是袁家除夕團圓宴,還有各家請的年酒,他都沒有肯放珊娘出門,他自己也總是快去快回。偏他生就一張看不出個喜怒哀樂的臉,別人問起珊娘時,他只淡淡一句“身子不好”,倒害得外人紛紛猜著珊娘是不是真得了什麼重病了。偏跟袁長卿說起要去“探病”時,袁長卿怕他們打擾了珊娘,客氣且堅決地給一口否了。於是,暗暗的,便又有人傳說起,袁長卿這怕是把他媳婦兒給關起來了……總之,等訊息傳到袁長卿耳朵裡時,風聲已經變成了“袁探花攀高愛富貴,深院病鎖貧賤妻”的戲碼了……
(——果然,群眾的腦洞是無窮的……)
那五老爺五太太向來是雲端裡的高人,從來不聽閒言碎語的,故而他們一點都不知道外面的熱鬧。珊娘被袁長卿關在家裡,她也自是不會聽到任何風聲的。至於袁長卿,如今替太子管著一些隱秘事,京裡的大事小情倒少有他不知道的,因此,風聲才剛一傳起時他就知道了,且還知道這些謠言是誰造出來的。只是他並沒把這些謠言放在心上。一則,是他正因為當爹的事,而興奮得任何事都破壞不了他的好心情;二來,如今朝中風雲變幻,不定什麼時候他就要被人拱到臺前去了。便是出於未雨綢繆,他也寧願別人不知道珊娘才是他唯一的弱點,倒巴不得人都以為他不重視珊孃的。第三,雖說他很想告訴全天下,他就要當爹了,可李媽媽卻告誡他,說是不滿三個月時喜訊還不好往外傳,怕驚擾了胎神。所以,這會兒他倒寧願任由那些謠言滿天飛著,等他終於可以向袁家諸人宣佈這個好訊息時,他很樂意親眼看一看,當初傳出這些謠言的人,會有個什麼樣的臉色。
袁長卿把各方各面算計得很清楚,卻偏忘了一類人。他算到了五老爺和珊娘不會理會這些謠傳,算到了袁家人會推波助瀾,也算到了方家和林家這些跟他們夫婦親近的人不會相信這些謠傳,恰偏偏漏了那些跟珊娘交好,卻對他不怎麼熟悉的人——比如,陸氏、沈氏,還有大公主。
袁長卿於人前一向維持著個高深莫測的形象,因此,謠言起來時,除了方家林家這些深知他們夫婦真相的,連大公主在內,跟珊娘要好的眾人都免不了替珊娘擔了一回心。偏大公主和陸氏往珊孃家裡遞了幾回帖子,都叫守門的獨腿巨漢給拒了,毛大隻甕聲甕氣說家主人在養病,不宜見客,倒叫“霓裳羽衣社”的眾人更是擔心了。若不是林如稚和方英兩人拍著胸脯向她們保證珊娘肯定沒事,大公主和陸氏等人不定就得商量著要不要闖門了。
不過,這謠傳也沒傳多久,就被另一則真正的大新聞給擠下了頭條——二月二的農耕祭典上,老皇帝突然暈厥了過去。
這可是關係著國計民生的大事!又豈是袁長卿家那點內宅小事能比的。
於是,一時間,京城裡一陣風起雲湧,各種流言此起彼伏。雖說最後朝廷給出的官方說法是老皇帝感了風寒,於龍體並無大礙,卻怎麼也阻止不了小道訊息傳說著,老皇帝是人老心不老,後宮又有人妖媚惑主,給老皇帝用了那虎狼之藥……
話說昌元帝原就不是個勤政的皇帝,以前逢著個颳風下雨都要免了朝會的,偏如今他這一病,倒變得勤快起來了,只略養了幾天就說自己好了,且還頭一次風雨無阻地參加了大小朝會——懂得其中關竅的,則都在底下悄悄議論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