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第3/4 頁)
,媽媽是個精通內務的。姑娘說,她可以放心了。”又笑道:“媽媽還不太瞭解我們姑娘,其實五福說的也算對,我們姑娘確實是個省事的。媽媽且放心,我們姑娘雖然省事,但也不怕事,媽媽那裡若有什麼決斷不下來的事,我們姑娘再不會推脫的,至於平常的小事,還得勞媽媽多擔待了。”
花媽媽忍不住把三和一陣上下打量,笑道:“只衝著你這份伶俐,我就信了大奶奶了。”又道,“倒是我小瞧了大奶奶,不知道有沒有惹大奶奶生氣。”
五福又笑著插話道:“媽媽果然是不知道我們姑娘的,我們姑娘活潑著呢,沒事就愛捉弄人。媽媽跟我們姑娘處久了也就知道了。”
花媽媽道:“這都滿月了,大奶奶怎麼還沒叫你們改口?”
“說了,”三和笑道,“叫我們回京前一定要改過來,就是我跟五福還不習慣,老是‘姑娘’‘姑爺’的,說順嘴了。倒是六安,到底年紀小,頭一個就改過口來了。
幾個正閒聊著,六安忽然探頭進來叫著三和,“奶奶讓我來問姐姐,那個斑竹杆子的紫毫筆,姐姐收到哪裡了。”
花媽媽等人對視一眼,頓時就笑了起來,直把六安笑得一頭霧水。
三和過來一拍六安頭上的丫髻,笑道:“這會子奶奶找那個做什麼?”
六安笑道:“奶奶看到大爺在畫畫,奶奶也手癢癢了。”
“呸!”五福隔著門笑罵道:“你才手癢癢了呢。”
六安一陣委屈,“是大爺這麼說的,我不過學話而已,姐姐倒罵我。”說得花媽媽等人又是一陣笑。
第129章 ·圓滿了
一路無話。
珊娘等人到得梅山鎮時,正是正月十四,元宵節的前一天。
袁長卿原跟五老爺約好是二月初回門的,如今提前回來,又想著通訊的功夫人差不多就該到了,也就沒有特意寫信回來。因此,五老爺五太太接到門房報上來的信時,差點以為守門的嚴伯是喝多了。
老爺太太忙忙接出來,一家子相見,自是一陣歡聲笑語。
自珊娘出嫁後,有方媽媽和五老爺相幫著,如今太太漸漸也擔起了家事。珊娘夫婦被老爺太太接進府門時,太太一邊走一邊連連吩咐著人去收拾院落安排下人等等,珊娘便知道,太太算是真正立住了。於是她忍不住就笑了起來。
太太看到珊娘笑,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來,道:“若是你還在家,我定要賴著你管這些事的,如今沒了你,我也就偷不得懶了,只好自己操勞起來。”又道,“只盼著瑞哥兒早點娶親我就又能解脫了。”
花媽媽在後面聽了太太的話,這才知道,原來這懶病,竟是五老爺家的“家傳之寶”。
珊娘則笑著問起侯瑞的親事來。
侯瑞和袁長卿同年,如今袁長卿都娶了,他卻連一點著落都還沒有。老爺立時嫌棄地道:“他功不成名不就的,誰能看得上他呀!”
太太橫老爺一眼,對珊娘笑道:“原相看了兩家,偏你哥哥看不上人家,嫌人家小家子氣。”又道,“閒了你叫長生問一問他,到底中意什麼樣的,你們年輕人好說話。”
珊娘笑道:“瞧太太說的,好像您多老似的。”
太太故意瞅了她的腹部一眼,笑道:“不定轉眼就是做阿婆的人了,能不老嗎?”
珊娘微僵了僵,一陣打著哈哈,又問著侯瑞侯玦,將這話題一筆帶過。
老爺道:“今兒是你四伯家裡請年酒,我跟你太太不愛那個虛熱鬧,略坐了坐就回來了,那兩個小子在那裡聽戲呢。”
果然,隔著夾巷就能聽到隔壁四伯家裡的鑼鼓暄天。
方媽媽湊過來笑道:“已經命人去送信了。”
把珊娘和太太送回房後,五老爺就把袁長卿帶去了他的外書房。太太拉著珊孃的手把她看了一圈,道:“怎麼感覺你倆都瘦了?”
珊娘抱怨道:“能不瘦嗎?!府中天天請人吃酒,偏要拉著我倆做陪客,偏那席上又叫人吃不安生,吃更多也長不得肉啊。”說著,拉著太太往窗下的榻上一躺,嘆著氣道:“還是家裡舒服。”
她這憊懶模樣叫太太一陣笑,伸手拉起她,道:“虧得你上面沒正經婆婆,不然得嫌棄死你!”
珊娘有心想跟她抱怨抱怨袁家老太太,可太太這人單純,她不願意叫她操心,便嚥下了這個話題,問道:“全哥兒呢?”
“在裡間午睡呢。”太太又道,“還當你們月底才回來呢,雖說你那小樓有人打掃著,可也不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