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第1/4 頁)
1143年,太學初創,分為經義和詩賦兩科,學生可以選擇主科,1157年,高宗趙構恐輕經義之風滋長,改為兼習經義和詩賦,因此規定考試分三場:經義、詩賦、策論各一場。
到1161年,又恢復分科制。
課程都是由太學博士主講,傳授課業,然後學生討論複習,由學諭輔導,學風醇厚。
因經義難,是以南宋太學生多選擇詩賦,而在北宋則是選擇經義的更多,李鳳梧入學之後,一想到詩賦這玩意兒要才情,自己這點才情怕是不夠用。
偏生有個過目不忘的金手指,死記硬背大可笑傲南宋,因此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經義。
在太學中讀了幾日書,頓時覺得有些乏味,太學博士都是學識淵博的人擔任,可比起建康府學的曹崇、周必大和林思聰來,恐怕也好不到哪裡去。
不過就算如此,李鳳梧也獲益匪淺,每日都極其認真的求學。
時間一晃,很快到了十二月。
這期間極其安寧,趙昚那邊似乎早就忘了李鳳梧,而鄧王趙愭和恭王趙惇也沒有什麼針對性的手段——或者有,估摸著被慶王化解了。
李鳳梧越發鬆懈,將心思全部放在了求學上,以備來年的春闈。
進入十二月後。大宋發生了巨大的人事變動。
自盧仲賢帶回金國議和條件後,大宋朝堂上每日都在爭辯,主戰派和主和派為此鬧得不可開交,最終趙昚還是決定繼續議和。就金國的條件繼續談判。
雖然繼續和談,但金國割讓海、泗、唐、鄧四州之地的要求,趙昚萬萬不願答應,恰逢此時又出了個大事:左相陳康伯因病請辭。
趙昚一見狀,好傢伙。瞌睡來了有人送枕頭啊。
立即下詔,湯思退升任左相,先前被貶為江淮宣撫使的張浚起復為樞密使、仍兼江淮兩路,這下子朝堂上頓時熱鬧起來了。
誰都知曉,張浚是十足十的主戰派。
再度拜用張浚為相,說明趙昚必然不屈服金國的淫威,如果談不攏宋金兩國必然再起戰事。
不過張浚雖然拜相,卻在江淮兩路守備,並沒有回朝,是以朝堂之中。仍然是湯思退一家獨大,西府只有蔣芾和陳俊卿苦苦支撐。
就在這個月,禮部尚書魏杞被任職金國通問使,帶著禮部左侍郎胡昉出使金國繼續和談。
這一次出使檔次提升了不少。
首先領銜的是從二品的禮部尚書,其次還有正四品上的禮部左侍郎,因此金國那邊也派遣了相應等級的官員,剛從禮部侍郎擢升為尚書的李願,以及那位參加過和談的禮部郎中移剌道,而且還增添了一位,刑部尚書梁肅也要參加談判。
宋金兩國再次展開了外交攻守。
不談家國大事。李鳳梧這位大宋雛鳳如今的日子過得略略愜意了些,在太學求學了一個多月,因有程大昌的照顧,諸多太學博士幾乎都是傾囊相授。加上李家小官人有過目不忘的本事,學識方面提升得極快,諸多太學博士更是斷然,咱們的李承事郎在來年春闈,就算不能一甲狀元,但考個一甲進士卻是綽綽有餘。
對此李鳳梧也頗有自信。
狀元這個東西。自己就不去奢望了,反正也只是個虛名,歷史上的狀元不見得混的就能比同考的進士好,那麼多的相公有幾個是狀元?
我又不是靠才華立身大宋。
因此李鳳梧越發鬆懈了,心情不爽時候還會請假不去太學,對此程大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既然連太學祭酒都如此,負責管理太學的學正和學錄當然不會傻得去自討沒趣。
是日清晨,李鳳梧懶床了許久,終於還是沒有敵過被窩這個大魔王,乾脆兩眼一閉,睡覺睡覺,今日不去太學了,待中午起床後讓李鉅鹿送個假條過去便是。
於是又渾渾噩噩睡去。
也不知道半夢半醒的睡了多久,耳旁隱約聽到李鉅鹿的聲音,“小官人,有訪客呢?”
李鳳梧沒好氣的道:“等著!”
說完翻了個身,繼續埋頭大睡。
李鉅鹿走出廂房,對院子裡的兩個人攤了攤手,“我家小官人昨日熬夜讀書,很是辛苦,此時還在休憩,兩位要不在書房等等?”
院子裡站著兩個男子,前者年歲較大,約莫快要二十,後者年齡極小,約莫十四五歲,都是面白唇紅的公子哥兒。
不過李鉅鹿卻知曉,這兩人都是女子呢。
年歲較大的是老熟人,聽小官人說過,似乎是禮部尚書魏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