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部分(第3/4 頁)
的問題。
是以大朝會上,湯思退提出後,在戶部尚書王佐、兵部尚書湯碩、刑部尚書江君烈的附議下,趙昚有一些動心了。
事情當然不可能就此定斷下來。
果不其然。
附議的聲音還沒有落下,大慶殿裡就響起洪亮的反對聲,“臣以為此事不妥!”
眾人循聲看去,卻出乎意料的發現,反對的人竟然是禮部尚書洪遵。
這確實出人意表。
三洪在朝中也算有一定根基,而且這種事情涉及到兩個皇子,三洪既然不想牽扯進爭儲的事情中去,為何要在這件事上反對?
但轉念一想,這件事本來就是屬於禮部職責之一啊。
洪遵反對確實有他的立場。
洪遵大聲道:“孟春正月,尚有十日之久,官家雖然偶感風寒,但十日之久足夠痊癒,籍田祈年禮乃一年首吉之行,豈能讓皇子代行,如此,上天何以感官家之誠摯?”
“臣等附議!”
洪遵話音落地,從相位退了下來,但依然在朝中擔任御史中丞的洪适出列附議。
然後又走出一大票人附議。
包括樞密院幾個人。
李鳳梧猶豫了下,也走出朝列,“臣附議。”
趙昚正欲說話,湯思退走出朝列,悶聲問道:“敢問洪尚書,官家操勞國事,日夜辛勞,身體已經染恙,你卻讓官家抱恙去行籍田祈年禮,居心何在?”
洪遵頭一昂,“臣無二心,據實耳。”
大宋的文臣,有時候就是這麼不要臉。
你說你的,我說我的。
最後反正交給官家去定斷,偏生官家還覺得雙方都有理,所以大宋的官家,恐怕也是歷史上糊稀泥最多的天子。
湯思退冷哼一聲,“如今盛世風光耀耀然,官家勵精圖治治政如堯舜,然家國大事在前,籍田祈年禮雖然重要,怎比得上千萬黎民之生事,官家讓皇子代行,正合時下情勢,又能安康龍體,這莫不是事實?”
洪遵也冷哼回擊,“湯相公此話,下官就不明白了,千萬黎民之生事?難道春耕就不是黎民之事,官家祈福,上蒼恩澤,惠及黎民,這才是事實,況且家國無鉅細,兩位皇子雖有心,然此等事情,涉及一年耕事,豈可兒戲?”
趙昚苦笑,也說的在理。
湯思退怒了,“兒戲?感情洪尚書還以為兩位皇子只是幼兒?”
回首看向官家,“恭王殿下已及冠成婚,如今更是行事穩重,承繼官家之勇銳,延續莊文太子之穩重,代行籍田祈年禮,何虞之有?”
趙昚一想也是,惇兒如今行事確實穩重了許多。
湯思退說的也有道理。
不過洪遵顯然不會這麼屈服,他掌禮部,這件事若是不拿出點成績後,以後別人如何看待禮部,都會覺得自己這個尚書被左相給吃得死死的了。
於是據理力爭。
乾道六年的第一個大朝會,瞬間升溫。
先是湯思退和洪遵爭辯。
其後洪适加入其中,刑部尚書江君烈參與其中,戶部尚書王佐、兵部尚書湯碩也紛紛發言,最後參知政事周必大,樞密使蔣芾也紛紛發表看法……
總之,這一個大朝會變得如菜市場一般熱鬧。
誰都說不服誰。
唯一沒怎麼說話的,只有三個人:大宋右相張杓,秘書監李鳳梧,中書舍人柳子承。
這三人穩如泰山,似乎對此事不甚關心。
他們不關心,是因為他們都知道,官家故意讓大家爭辯,其實就是試探一下,看看群臣對兩個皇子的態度……
恐怕湯思退也知道,但他必須爭。
如果不爭,朝臣就會覺得湯相公沒有了以往的影響力。
趙昚確實是想看看朝臣在這件事上的態度,也好摸一下情況,看看哪個兒子得到的支援更多,其實他自己心中早就有了定奪。
大概瞭解了情況後,趙昚重重的咳嗽一聲。
大慶殿頓時安靜下來。
趙昚滿意的點點頭,看來自己的敲打還是有效果,雖然開始爭了,但都還保持著理智,至少在明面上,不會太過分。
輕聲道:“諸位卿家說的都在理,朕身體確實不適,這樣吧,若是籍田祈年禮之前,朕身體康復,那朕親去,若是沒有痊癒,則讓兩位皇子代行,諸位卿家覺得以為何?”
兩個皇子代行?
眾人面面相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