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部分(第4/4 頁)
過並沒有就這麼放棄,“但違背大宋律法的事情……”
趙昚笑眯眯的道:“父皇難道忘了一個人?”
趙構不解,“誰?”
一旁的吳太后很有些失望,卻還是提醒丈夫,“前朝王毛仲。”
趙構愣住了,“這倒是個好的前例,可以讓你免了悠悠眾口。”
趙昚大喜,趁著父皇說出這句話,打鐵趁熱上,“那此事孩兒就在多考慮一番,父皇也不要太操心,孩兒必然會想一個兩全之策,既不能寒了我趙室功臣之心,也不能讓父皇的擔心白費。”
這就是面子話了。
而且還有層意思……
趙昚的意思,這件事我自己想好了,父皇你就別操空心了,再操空心,咱父子倆又得撕破臉皮了。
趙構聞言,沉默了一陣。
趙昚這孩子至孝。
但是也有主見,隆興北伐時期自己就和他撕了一次臉,現在因為李鳳梧再撕一次,那就有些得不償失,畢竟他現在才是大宋的官家。
無奈的道:“那你自行看著罷,休教史官在書上留下你枉顧律法的惡名。”
趙昚喜道:“孩兒知曉,父皇,孩兒今日夜讀史書,想我趙室立國,何等艱辛,尚且打下了的如此巨大的江山,在父皇勵精圖治下,孩兒繼承父皇之志,又有惇兒、愷兒兩位具有能力和氣度的皇子,但是孩兒如今施行的制衡兩孩子之事,著實有些不夠人父之風,不知道父皇有何建議?”
這是故意岔開話題。
而且這個話題趙構還不好不接。
畢竟涉及老趙家接班人的事情,趙構終究還是要關心一下的。
而且他是上皇,當然希望趙昚的接班人如趙昚一般,對自己夫妻也是畢恭畢敬孝敬如親祖父祖母,想了想道:“你心中應該有一杆秤,該傾斜向誰就傾斜誰,什麼時候傾斜,則是一門大學問,我的觀點很明確,如今你治政良好,大宋欣欣向榮,立儲一事的尺度,你一定要把握好,儘量給未來的太子留下一個萬事吉順的局面。”
這話裡的意思很多。
最大的意思是告訴趙昚,你得像我當初禪位的時候一樣。
但又不能一樣。
我立儲過早,是因為江山打造成那樣,在我能力之內,再強也沒辦法了,畢竟養出了個秦檜。
而你可以選擇晚一些立儲。
但有一樣你必須學我:立儲之後,就得為儲君清掃障礙,避免你禪位後新君等位,卻有諸多朝臣掣肘,導致治政不行的問題。
趙昚心中恍然,卻還是蛋疼的很。
自己本來是想試探下父皇青睞那個皇子,但父皇卻比左右而言其他。
說的道理自己都懂。
只好笑道:“孩兒謹記父皇教誨,對了,父皇用過晚膳沒?”
趙構搖頭,“還沒。”
趙昚立即道:“那孩兒叫上皇后夏氏和貴妃謝氏,咱們一家人一起吃個晚膳,然後再去看一臺戲,讓孩兒和兒媳婦好好孝順您倆?”
趙構很是滿意。
雖然趙昚今日沒有答應自己拒絕李鳳梧賜婚的事情,但不管怎麼說,趙昚依然尊重自己,而且依然如此孝順。
作為太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