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部分(第4/4 頁)
節度使。
當然,在文職方面,權兼淮南東路招討使……
這個職位有點令人難以揣測。
不過想到淮南東路那邊,本來空職沒有,能硬生生給辛棄疾一個淮南東路招討使,都算是官家絞盡腦汁的事情。
這樣一來,文武並封的辛棄疾,再一次向著樞密使的位置邁進。
當然,升職的不僅這幾人。
還有許多地方州府路軍,都有變動,只不過平遷居多,像這般升職的卻不鮮見。
有心人很快發現了此次大範圍人事變動的詭異之處:但凡是宋金二次大戰中因功升職的,這一次人事變動中,都或大或小幅度的升官了。(未完待續。)
第三百九十八章盛世之雛,恢復江山之望2
比如襄陽死守戰中,最後剩下的那些士卒,在這一次大幅度的升職浪潮中,亦有幾人爬上了副將、部將的位置。
又比如當年跟隨宗平在春風渡四千破一萬,又五百殘兵偷城的最後剩下的那兩三百人,亦有人高升,成為一軍官員的中堅力量。
這是個訊號!
對於武將來說,這是個讓人振奮的訊號。
官家忽然重用了宋金二次大戰的功臣,明顯是在告訴天下臣子,朕又有了要北伐的雄心,你們這些沙場武將可要準備好了……
盛世無英雄。
亂世出武臣。
宋金二次大戰後,閒了幾年的武臣們都感到機會來了。
從隆興大戰之後,官家勵精圖治,到今年乾道三年,雖然還沒達到盛世的風光,但如今國內國泰民安,再有個幾年,恐怕真能組織一場聲勢浩大的北伐恢復江山。
作為武將,對此喜聞樂見。
然而朝中的主和派,卻憂思重重。
好在官家在此次大封之後,並無其他更為激進的動作。
畢竟盛世的風華剛顯。
就算要北伐,至少也還得等上三五年——一場戰爭帶來的創傷,並不是短短兩三年就可以修復的,況且從隆興二年到乾道三年,四年的時間裡不僅要修復戰爭創傷,還要累積財力為北伐準備。
至少也得十年左右。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可以說,官家此舉,便是遠見的佈置。
為將來的北伐儲備人才。
這個局面就是:只要大宋有了一定的國力,官家不僅有心,有能力,還有人來北伐恢復江山。
有道是文成武治。
官家意圖北伐,當然不會只重用宋金二次大戰的功臣武將。
那些有著經略之才的讀書人文臣,不少人也紛紛被吏部考核後,受到了的官家的擢升。
最為顯耀的便是建康知府陸游,便擢升為淮南東路轉運使,權兼建康知府,加封正奉大夫,入寶文閣待制。
隆興二年春闈中高中一甲狀元的木待問,入閣之後在外地出仕了幾個月,隨著這一次大幅度的人事變動,木待問前往建康,權兼建康府通判。
隆興二年春闈高中一甲榜眼卻又被李鳳梧的探花搶去風頭的黃洽,被派到壽州,補了辛棄疾壽州知州的缺。
不僅這兩人,近十年來的大科中,年富力強的有才之士紛紛得到起用。
本科狀元趙汝愚,被召回京後,很快權兼他職。
任然補著郭師元門下省錄事的職,但又讓官家給他權兼了個殿中侍御史,加封朝請郎——這擢升幅度之大,即可媲美當年的李鳳梧。
而起居舍人柳子承,也遷了。
平遷。
從起居舍人遷到了侍御史。
職官上只比趙汝愚高了一階。
不僅這些,趙雲宸從國子司業遷到了樞密都承旨,高升一級。
但不可同日而語。
從搞教育到了樞密院去,這是要重用的跡象。
而諫議大夫趙雲兆,升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