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4/4 頁)
江逐流暗吐舌頭。情緒激動之下他又剽竊了陸放翁的名句,好在他加了一句古人云。可壞也壞在這句古人云了,這古人究竟該是哪個呢?
“嗯,這句話乃江舟聽家師所說,至於是哪位古人,當時江舟年幼,也記不大清楚了。”江舟信口胡呲。
范仲淹悠然神往。
“尊師不但是術數大師,而且對古人詩文也這般諳熟,此等神仙一般的人物,仲淹竟然無緣得見!”言語中甚是可惜。
這一日裡范仲淹和江逐流幾乎沒有分開過,他和江逐流討論著北宋時局,被江逐流不斷冒出的新穎觀點所吸引。他不見得就贊同江逐流的某些觀點,但是他認為江逐流這些觀點給了他很大啟發。
奇才!難得的奇才!范仲淹見識過富弼、歐陽修的才學本來就引以為奇,此時他們倆和眼前的江舟比起來,幾乎是螢火之光於之皓月一般。有了江逐流,范仲淹幾乎可以忽視任何青年才俊的存在。
范仲淹打定了主意,這次無論江逐流在和番邦和尚的論戰中表現究竟如何,他都要想辦法把江逐流引薦給仁宗皇帝。雖然在范仲淹看來,江逐流的某些觀點未免失之偏頗,但是范仲淹相信,只要假以時日,他一定會把江逐流這些過於偏激的觀點改過來。年輕人嘛,本來就是銳氣過剩,只要稍加磨礪,必然是一塊上好美玉。
樓船順流直下,快逾奔馬,早上從西京洛陽出發,到了傍晚時分,已經到了東京汴梁城外。
樓船在西北水門碼頭靠岸。江逐流隨范仲淹踏上碼頭,抬頭望去,巍峨的東京城牆已在眼前,透過水門的巨大的木柵欄望去,汴京城內已經是華燈初上,人流如織,那繁華景象,甚至比西京洛陽還要勝過七分。
江逐流嘴角露出一絲微笑,西域番僧阿布杜,你可準備好了嗎?我來了!
—————————…
第一卷 第六十六章 西夏國師(四)
江逐流沒有想到,西域番僧阿布杜竟然是一個阿拉伯人。
雙方的見識比拼場地設在集英殿。集英殿高大巍峨,內部空間頗為寬廣。這裡本來就是舉行殿試選拔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