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頁)
議道。
“現在還不行,給他一個月的時間!我需要隴西李氏那邊的確認,若他是冒充的,那麼好歹有個藉口可以名正言順收拾他!若真是隴西李氏子弟,雖然王某也不懼,但還是不要給家族惹麻煩好一些,說到底,不過是一些荒山野嶺,不值一文!”王幸卻是制止了他的這個想法。
“主公深謀遠慮,屬下佩服!”幕僚聞言恍然大悟,緩緩說道。
李煜自然不可能是什麼隴西李氏子弟,也不可能派人回去確認,證明自己的身份。但這份地契是真的,那就可以了!
有了這張地契,他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把範圍內,所有的山民聚集起來,那些本來就心向大漢的百姓,能恢復普通百姓身份,那自然是最好的結果,哪怕要成為李煜家的佃戶。
與此同時,若是王幸反悔,派人來攻打,到時候他可以禍水東移,直接職責王幸卑鄙無恥,引發所有山民的仇恨,如此這些山民就能堅定的站在他的這邊。
不管結果如何,他都有賺頭,所需要付出的,只是些許聲望值,可謂是賺大了!也多虧了縣尊沒見識好糊弄,否則的話事情也未必能那麼順利!
第32章合併與塢堡
李煜回到了村子,第二天便發出邀請,把近百里村落的村長都給邀請了過來。
這幾個月李煜所在的村子變化很大,這裡的村民不僅能夠買到廉價的鹽鐵,還能免費學習到知識。尤其是後者,這是讓所有村子都非常眼紅的事情。
無形之中,李煜的形象也高大了不少。其實也不是沒有別的村子打算合併過來,但聽到土地國有立刻就怕了。辛苦開出來的土地直接被收了回去,不知道為什麼總感覺和昔日,那些把自己土地拿走的豪強地主沒什麼區別。再說李煜也沒有主動邀請他們,自然也不會自己貼上來。
不過這次李煜邀請他們,卻也是迅速來到了他的村子。不少人第一次來到這個改制過的村子,發現這裡有許多的不同。
比如道路稍微擴寬了一些,房屋有不少地方也得到了修繕。關鍵還是這裡的百姓,臉上的笑容多了,也多出了幾分他們沒有的自信和滿足。
這讓他們感覺有點匪夷所思,沒有了土地,甚至住的地方都屬於他們,為何如此高興?
說到底,李煜的宣傳還不到位。或許臨近的幾個村落能大概清楚,但更遠一些的就不行了。未知的東西自然是最可怕的,也難怪眾人避之不及。
迎賓閣是李煜去年就要求臨時建造招待性建築,類似旅店。他已經構思過把村子建立成為他的第一個根據地,最初只是為了招待這些村落的代表,所以才建立了這個迎賓閣,以後說不得會對外接待其他的客人。
直達山下的通道他還不打算打通,說到底目前他還沒有能夠徹底的承認。他也沒想過派人去隴西李氏那裡,落實自己的身份,如此遲早陵陽令會算計到他的頭上。
各村代表在迎賓閣住了一晚,這裡雖然沒有床,但卻有火炕。如今是初春時節,天氣還有點寒冷,躺在熱乎乎的炕上,這些代表們覺得真的很舒服。
當然,多少也會吐槽幾句吧?比如‘為什麼有那麼好的東西,不早點告訴我’之類的!
第二天所有人聚集到了廣場,這裡平時是士卒集合操練戰陣的地方。李煜認為不僅需要強化山地戰能力,戰陣的能力也需要強化,否則以後要擴張卻無法北上江北那種平原地區,那也就沒什麼意義了。
孫吳就是這種情況,南方缺馬多山,故而久居南方的將領們,騎兵戰和平原戰就成了短板。這也是孫吳數次攻打合肥,最後也沒有分出勝負的關鍵。討伐山越也的確造就了不少的名將,但他們大多擅長山地戰,對馬戰只怕是一竅不通,平原戰也是馬馬虎虎。
與之相反的是,江北那邊平原地區可不少,更別說曹魏當時已經佔據了西北和華北,有大量的馬匹可以購買,更有精銳騎兵虎豹騎這樣的存在。或許山地戰是個短板,不過人家在主場進行戰鬥,孫吳自然是悲催了。
以史為鑑,可知興替。‘前人’的失敗經驗,卻是李煜必須要避免的!否則作為一個穿越者,這本身就是最不合格的!
所有人已經聚集了起來,在他們的前面,是原本點校士卒的高臺,如今暫時作為講臺。
“各位認識我和不認識我,熟悉我或者還很陌生的朋友,感謝你們聚集於此!”在萬眾矚目下,李煜緩緩登臺,然後朗聲高呼道。
只可惜這年頭的百姓不懂得拍手,這氣氛有點炒不起來的感覺。不過無所謂了,引起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