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第2/4 頁)
李子雄猶自不服,正要分辨。楊玄感擺擺手,制止了他的說話,沉思片刻後,覺得李密所說甚有道理,遂放棄了稱帝的念頭。
大帳內眾人正在議事,突然外面跌跌撞撞的衝進來一個親兵,渾身是血,哭嚷著喊道:“主公,楊,楊玄挺將軍陣亡了!”
帳內諸人皆都變色,楊玄感眼前一黑,險些摔倒,扶著帥桌嘶啞著聲音道:“究竟是怎麼回事,還不速速講來?”
自洛陽被圍,坐鎮長安的代王楊侑派來了刑部尚書衛文升,率軍四萬,增援洛陽。衛文升經過華陰縣時,將楊素的祖墳拋開,焚燒了楊素的屍體,以示必死之決心。訊息傳開,楊玄感氣急敗壞,號令胞弟楊玄挺率軍迎擊,誓要取得衛文升人頭以祭奠亡父。
楊家兄弟驍勇異常,每次攻擊都身先士卒,所到之處,無不望風而逃。同時又善於安撫手下,賞罰分明,頗得部屬歡心。而衛文升缺兵少將,所屬軍隊又毫無鬥志,剛一接觸,已是潰不成軍。如此幾場仗打下來,衛文升屢戰屢敗,直至退到了邙山南麓,才重新集結兵馬,與楊家叛軍決戰。在即將潰敗之際,身為主將的楊玄挺卻中了流箭,當場不治身死。叛軍大敗!
楊玄感聽罷,已是泣不成聲,再不能議事。直到次日正午時分,楊玄感才再次將眾將召集起來,雙眼通紅,聲音已是有些嘶啞:“諸位,方才斥候已經傳來訊息,屈突通已經進駐河陽郡,宇文述大軍也隨後抵達。如此一來,我軍將三面受敵,有什麼好的建議,不妨直抒己見。”
李子雄站出來說道:“屈突通通曉軍事,若是徑直渡過黃河南下,恐怕時局將對我們不利。不如分兵北上抵抗,若是能阻擋對方渡河,樊子蓋衛文升等人不足為慮耳。”
餘下將領紛紛贊同,但計劃不如變化,對方樊子蓋也不是等閒之輩,居然趁此機會連續不斷向叛軍大營發起攻擊,一時間楊玄感竟是抽調不出足夠的人馬。
屈突通順利渡河,在洛陽東北方向的破陵紮下大營,與樊子蓋兩路大軍分擊叛軍,楊玄感屢戰屢敗,無奈下再次問計李子雄。
“主公,如今洛陽援兵日漸增多,再這般下去,恐怕軍心動搖,事不可為,不如趁早離去,直接進入觀眾,佔據永豐倉,開倉放糧,即可得民心可用。只要我們能平定關中三輔之地,即可復現昔日始皇之功業,再與楊廣爭霸天下。”
楊玄感聽完李子雄的話,不禁想起李密當時所獻計策,西取關中即為他的中策,如今李子雄也不謀而合,可見其謀略過人。心中慚愧之餘,將李密找來,一起商討對策。
李密獻計道:“弘化留守元弘嗣,手握隴右武裝,一向驕橫無禮。我們不若派人放出風聲,宣稱元弘嗣謀反,已經派人前來迎主公入關,定可將眾人矇在鼓裡,不致發生異變。”
楊玄感當即撤軍,此時宇文述所率大軍也已趕到,緊隨其後。
就在此關鍵時候,楊玄感卻再次犯下大錯,不顧李密的勸阻,強攻弘農郡,結果三日不得。而有了這三日的緩衝,宇文述屈突通等人已是追了上來,董杜原大敗叛軍,數萬叛軍四散奔逃。楊玄感帶著十多人殺出重圍,投奔上洛方向,但追兵哪裡肯放過這條大魚,被追的沒了去路。
楊玄感眼見無法逃脫,對一直跟隨在身邊的老弟楊積善說道:“我身為楊素之子,決不能接受旁人的侮辱,你可取我性命,也好保全我楊家一脈。”
楊積善大哭,抽刀將楊玄感砍死,隨後就要自殺。卻被追兵及時趕到,當場捕獲,連帶著楊玄感的人頭送到了楊廣行宮。至此,楊玄感的叛亂曲終人散。
如此聲勢浩大的叛亂,只是歷經兩月就煙消雲散,讓楊廣不禁有些得意。正在此時,遼東又傳來了訊息,楊戈在周法尚的協助下,先後奪取了平壤城與遼東城,高句麗王室被亂兵誅殺,除了大將軍乙支文德率領敗軍遠遁極北之地,境內再無反抗之能力,高句麗王朝至此也正式宣告滅亡。在奏章中,楊戈報喜之餘,更是信誓旦旦的提出要為大隋開疆拓土,言下之意自然是圖謀百濟新羅。
這恰好合了楊廣好大喜功的心意。此時的楊廣,高句麗既然已經被滅掉,他也就沒了親自率軍出征的念頭,但看到楊戈如此雄心壯志,也難免被感染,當場宣佈號令,命楊戈為遼東行軍總管,但凡遼東大小事情,皆由楊戈一言以決之。
楊廣高高在上,卻並沒有注意到這份來自遼東楊戈的奏章上面,有幾個人名卻是根本沒有提起。但是朝中最不缺乏的就是有心人,沒過多久,遼東發生內訌,周文博與王猛兩人,都被楊戈拿下的傳聞,已是漸漸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