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部分(第3/4 頁)
等到楊廣坐著龍舟下揚州後,來護兒隨行左右,卻留下了自家公子來整,統帶剩餘水軍兄弟。這次李密翟讓率軍圍攻洛陽,陸路上大佔上風,唯獨這水路上,卻是吃了不大不小的幾個暗虧。從此再不敢在水路上大做文章。
楊戈出發之前,已是快馬加鞭,遣人找到了東都洛陽的謝英超與費青奴,將所議定的計劃告知,其中有一條就是讓謝英超去尋找來整,請他這段時間率領水軍出巡黃河,自然就是為了與楊戈會面的。這一切,卻是隻有當事人才明白內中情由,楊老醉李巖慶等人卻是根本不知道,妄自擔心了一把。
有來整在黃河上的接應,洛水幫的掩護,這一路上可謂是順風順水,根本不會發生任何危險。這也正是楊戈敢於親身犯險,堅持要走水路搶潼關的原因了。
一路無話,這一日船隊已經離開了河南地界,再往前行不遠處,就已經要進入弘農郡了,距離他們磁性的目的地潼關,也不過是半日之遙了。
潼關位於關中平原東部,雄踞秦、晉、豫三省要衝之地,潼關的形勢非常險要,南有秦嶺。東南有禁谷,谷南又有連城;北有渭、洛二川會黃河抱關而下,西近華嶽。周圍山連山,峰連峰,谷深崖絕,山高路狹,中通一條狹窄的羊腸小道,往來僅容一車一馬。過去人們常以“細路險與猿猴爭”、“人間路止潼關險”來比擬這裡形勢的隆要。
如今潼關的所在,更是不同往昔,早在大業七年,被隋政府移到坑獸檻谷。這個地方,位於東漢潼關城南城牆的西南坡下,長洛大道從漢潼關城西行下坡必經這裡。這條坡路,是隻能容一輛推車行走的狹窄坡形穀道,將潼關城設在這裡既可以有效地控制長洛大道,又可控制禁溝和潼水河谷的南北通道,從而避免了漢潼關城不能控制南北的弊病,這樣一來,漢潼關城就是隋潼關城的第一道防線。
隋潼關城的所在,城東是懸崖絕壁,城南臨禁溝、潼水河谷出口,城西是高岸,所以隋潼關城山環水繞,天塹天成。關閉隋潼關城門就能橫斷東西大道和南北通道,因而,亦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雖然禁溝、潼谷出口可以通秦嶺,但這些地方,均是有隋軍重兵把守,更何況,沿著秦嶺北麓潼關地界,自東而西設定了西峪關、善車關、太峪關、蒿岔峪關、潼谷關、水門關等關塞,與潼關要塞渾然一體,敵兵想要攻打,難於登天。
歷史上,黃巢雖然攻破了潼關,但隋的潼關城與唐潼關城有著些微差別。唐武則天“天授二年(公元六九一年)”,或許是因為黃河河水不停的沖刷,使得黃河南岸與潼關塬頭之間可以東西通行,這樣一來,長洛大道沿河邊行進更為方便,所以不必再繞道塬上,因此潼關城遂北移到黃河岸邊。當然,唐潼關城雖然變化,但隋潼關城的作用仍在,黃巢能破潼關,是因為唐將一時疏忽,忘記守衛禁溝,義軍遂踏破禁溝,進而攻破唐潼關城,兵進長安。
所以可以說,只要在潼關城內設防,另在禁溝、潼水河谷出口駐紮重兵,敵軍想要攻破潼關,無疑是痴人說夢。禁溝自潼關城南直通秦嶺,長三十里,設有十二連城,連城裡有兵百人,只要發現敵情,在城內土臺點燃烽
通報中軍帳,再由中軍帳點燃烽火通報潼關城,就可以相互呼應,而禁溝深達數十米,乃至數百米,實為難以逾越的天塹,敵軍如何能攻破?
正因為如此,潼關的重要性,世人皆知。若想西進佔據關隴,這潼關就是必爭之地。楊戈的目的很明確,扼守住潼關不失,就斷絕了李淵西進的念想,將李氏門閥牢牢的摁在河東,面臨竇建德與楊戈以及李密三者的包圍之中,再有天大的能耐,恐怕也是無濟於事。
距離潼關還有段距離時,船隊悄然靠岸,遼東軍所屬士兵列隊整頓,隨即遁入了秦嶺之中。樂進留下十多艘戰船充作接應後,率領餘下戰船揚帆啟程,往回路而走。如今這黃河河面上,遼東軍一軍獨大,根本不懼任何勢力。有如此實力,自然要好好利用。有了來整與楊老醉的幫忙,短時間內運送十萬遼東軍,也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此是後話,暫且不提。
楊戈率領五千精銳,悄然登岸。當日劉弘基臨走時,已經留了十多人,都是熟悉秦嶺當地的老兄弟。有這些嚮導帶路,遼東軍宛若魚兒一般,躍入了秦嶺大海,再無了蹤跡。
此時隋軍負責駐守潼關的乃是虎牙郎將劉綱,領兵兩萬,屯軍于都尉南城。雖然中原反賊四起,變亂頻頻,但對於潼關守將劉綱而言,卻是根本無動於衷。那些反賊鬧得再兇,也不至於敢冒險來侵犯潼關。是以,儘管其他地方已經是鬧得沸沸揚揚,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