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2/4 頁)
戰,世界剛剛把目光投向那裡,而地球的另一端,動盪的東亞也要重燃戰火了。
對於即將到來的和日本的戰爭,張學良沒有絲毫的害怕退縮。作為被稱為“東北王”的東北真正統治者,張學良很清楚也很自豪地知道,東北六省二市在從1928年底他接手後至今的將近八年的勵精圖治大力發展下,軍事實力、工商業、農業、教育、經濟等各方面都可以說是一日千里地崛起,完全有能力和日本單挑。雖然還沒有登陸日本本土反攻日本的能力,東北軍此時自衛保護好自己的老家的能力還是有的,所以張學良並不膽怯。對於這場戰爭,他甚至有一點點的期待。此時的歷史在張學良(楚飛)的干涉下已經完全脫離了“那個時空的歷史”,日本人沒有能侵佔中國東北,當然也不可能再從山海關由北至南繼續全面侵略中國了。而中國國內也分為三大方勢力——南京國民黨、陝甘寧中共以及東北一系。中共結束長征後在東北政府的暗中大力支援下已經在中國北部站穩了腳並慢慢開始恢復元氣。至1936年初,中共越來越壯大,佔領區(解放區)已經擴大到整個陝西北部、甘肅東部和山西西部,將近20萬平方公里,控制人口達到1500餘萬。武裝力量中共工農紅軍和南方游擊隊也發展到18萬。雖然此時國民黨的統治區無論在經濟、軍事、控制領土面積和人口等綜合實力仍然遠遠高於中共,但是中共此時的領導集團是以深謀遠慮滿腹雄才韜略的毛澤東為核心,並擁有朱德、彭德懷、劉伯承、賀龍、林彪等一批傑出的軍事將領,而且中共紅軍捨生忘死作戰精神也是國民黨中央軍所沒有的,加上國民黨內派系林立,各個都打著自己的小九九,所以蔣介石對中共解放區的圍剿和進攻越來越力不從心。耗費大量財力物力仍然毫無進展,數年內南京政府已經無力再進行如此規模的圍剿行動。蔣介石只得採取經濟封鎖,試圖困死中共根據地。但是中共背後仍然一直得到東北政府的支援,雙方貿易不斷,因此效果一直不大。國共大規模作戰已經沒有,但是雙方在拉鋸區的小規模戰鬥幾乎天天不斷。
張學良清楚地看到,由於他的干涉,中國暫時沒有了日寇大規模入侵災難,但是卻已經陷入了沒完麼沒了的內戰泥潭,此時中國可以說是三足鼎立,雖然偏居關外的東北一時間是摻和不進去,但是中原大地國共雙方一直這樣內戰對中華民族和中國的統一絕非好事,國力也在內鬥中大量地耗損。歷史上就是因為抗日戰爭的爆發國共雙方才停止內戰團結一致對外的,而現在和日本的進一步戰爭也很有可能促進中國國內團結和平能夠結束中國內戰。
至於朝鮮,說心裡話,見識了21世紀南北朝鮮的所作所為的張學良(楚飛)對這個民族一點點好感也沒有。首先是北朝鮮,張學良十分地厭惡這個由金日成建立的披著社會主義外皮的封建主義獨裁國家。從1945年起北朝鮮的最高領袖先是金日成,然後是金日成的兒子金正日,後來又由金正日的兒子金正雲接替,這不是標準的封建皇帝世襲制麼?哪裡還是什麼社會主義?歷史上的朝鮮戰爭,在北朝鮮被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打的即將亡國的時候,彭德懷元帥率領中國人民志願軍挺進朝鮮浴血以低劣的裝備同世界第一超級大國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浴血奮戰三年,犧牲了十七萬多像楊根思、黃繼光等這樣的中華民族的好兒女才得保金正日的北朝鮮政權不倒。但是後來呢?幾十年內北朝鮮年年向中國伸手要無償援助,不知道多少中國人民節衣縮食省下的大米、棉花、煤炭等物資源源不斷送入北朝鮮,支援了北朝鮮搖搖欲墜的統治。但是北朝鮮又怎麼樣對中國呢?困難時候把中國當擋箭牌和靠山,順利的時候出賣中國的利益毫不客氣,不顧中國政府的言辭抗議,用中國的貸款製造核武器。最可恨的是曾經在一段政治敏感期,金日成居然下令砸毀當年長眠在北朝鮮土地上的中國志願軍烈士的墓園,讓一具具志願軍烈士的骨骸暴屍荒野。到了21世紀後,北朝鮮又因為自己走投無路而恬不知恥拋棄中國主動向美國這個幾十年來自己一直口口聲聲說的“世界上最邪惡的資本主義國家”靠攏,為了取悅美國又不惜大量出賣中國利益,具體林林種種,一言難盡。
如果說北朝鮮是個無恥的白眼狼國家,那麼南朝鮮(即韓國)就是一個極端無恥的國家了,有人諷刺道“韓國的飲食基本是泡菜、歷史基本是杜撰、文化基本是意淫,長相基本是整容”。韓國在過去數千年內一直是中國的附屬國,近代又變成了日本的殖民地,後來一直還是美國的保護國,其本土一直有美軍駐紮。但是韓國在二戰後由於美國的大力支援而經濟騰飛,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