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2/4 頁)
。守衛該地的四十五旅一千一百餘名官兵在十倍於己的日軍猛攻下與陣地共存亡。第5營營長馬鳴春在日軍攻上山頭後帶著殘餘的部下在局勢一邊倒的肉搏戰中奮勇揮舞開山刀連連砍翻八名日軍,最後傷痕累累的他面對著四周圍攏過來日軍呵呵大笑道:“來吧!老子不會把自己的命交給你們的!”說罷將大刀扎入腹中自戕,在意識消失前的一霎那,他看見衝過來的日本兵一起對著自己鞠躬致敬。
在包圍圈上撕開一個裂縫的日軍猶如絕提洪水蜂擁著從這裡往南敗逃。
東北軍第45旅那面被戰火和硝煙燻黑了的殘破軍旗仍然獵獵飄揚在飛虎山三所裡陣地和安州上。
“軍座!我、還是沒有完成任務。”悔恨的淚水從楚奇明眼中滲出。
“不,我知道你們盡力了。”望著這名不滿二十六歲的年輕軍官滿是寒冬皸裂傷口和傷痕的臉,親自趕來的蘇炳文握著他只剩三個手指的左手,眼眶溼潤了。
東北軍第45獨立步兵旅,這支由土匪和罪犯組成的部隊頑強堅守飛虎山,面對擁有重炮火力優勢和制空權的數倍日軍頑強堅守陣地13天。全旅6158人,陣亡3529人,傷殘2374人,傷亡率高達95%。但是官兵們在最艱苦的時候仍然牢記自己的職責牢記要洗刷恥辱的使命英勇作戰,譜寫了一曲悲壯的戰歌。後來有一個澳大利亞記者問楚奇明當初他是怎麼認定這支由罪犯組成的部隊會創造奇蹟的時候,楚奇明淡然回答道:“你們澳大利亞人的先輩不也是當初英帝國流放到澳洲的囚犯麼?”
由於第四十五旅的英勇表現,張學良授予該旅“飛虎旅”稱號,撫卹全旅官兵30萬大洋。後來第45旅那面插著翅膀的猛虎標誌軍旗隨著這支部隊縱橫東南亞和阿拉伯從熱帶雨林插到沙漠戈壁。而此時東北軍第四十五獨立步兵旅也名揚全國,旅長楚奇明那張英武傲氣的大幅照片也在各大報紙上傳遍全國。有的記者還透露,這位年僅26歲的青年軍官目前尚且單身還未婚配,這股“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氣概更加讓全東北、全中國懷春少女的求愛信件雪片般飛向45旅旅部。
被日軍攻佔的龍源裡高地反而成為了東北軍追擊敗退日軍必經之路上的阻礙,東北軍一網下去,日軍四個師團兩個旅團在裡面,但是這個網上硬生生被撕開了一個洞,眼看日軍如漏網之魚蜂擁而逃,龍源裡被佔領每一天就有幾千日軍逃出去,蘇炳文直看的咬牙切齒。
楚奇明真不甘心哪!最後關頭怎麼丟了一處要地呢?他對蘇炳文道:“軍長!我帶著部隊再上!”蘇炳文體恤道:“你的部隊奮戰十多日,傷亡極大官兵疲憊不堪,已經無力再戰了,不要再勉強徒增傷亡了。”
荊德文的第22旅奉命去重新奪回龍源裡高地。
“轟!”數發炮彈飛向龍源裡主峰山頭,立刻騰起數股黑煙,那是22旅野炮營炮兵在試射。很快轉瞬間,密集的炮火鋪天蓋地冰雹般砸過去,山頭頓時癲狂戰慄起來,巨大的爆炸聲響成一片,山頂火光四濺硝煙滾滾。猛烈的炮擊下整個山頭地皮幾乎被翻了一遍。
一個小時飽和炮擊後,炮火開始延伸,第22旅步兵出動。三顆赤紅色的訊號彈高高升起,官兵們分成三路迅猛潮水般湧上去,很快拔除了山腰數個凹拐處的日軍火力點,部隊繼續奮勇上去。左路和中路遭到激烈抵抗,傷亡不小,右路則繼續衝鋒。
旅長荊德文心情極其迫切,透過望遠鏡緊緊地盯住躍進中的突擊部隊。已經經歷了多次惡戰的22旅官兵在戰術上已經開始變得成熟老練,官兵們動作極為神速,一邊射擊一邊跳躍前進,很快前鋒部隊已經躍過主峰下一個高地開始向峰頂洶湧而上。
“給我衝上去!”荊德文激動地高喊。
就在最後關頭,剛才已經被炮火摧毀的龍源裡主峰日軍核心陣地突然復活了,從碉堡底、石洞內、巖壁中噴射出熾烈的火力,大股大股的日軍猶如從底層底下冒出來似的猛烈回擊。
在日軍密集火力掃射下,22旅各部苦戰良久都紛紛敗退下來。
龍源裡雄峙朝鮮西北要道,直扼山腳下迤邐而過的數條東北軍追擊日軍的交通大路,山頂日軍炮兵陣地控制範圍三十多公里。不拔掉這顆釘子,東北軍根本而無法追擊日軍。對這個地方的重要性瞭解程度不亞於蘇炳文的松井石根特地讓被東北軍各部窮追猛打只剩下3000多人的整個第2獨立混成旅團守衛這裡。東北軍四十五旅半月以來在山上挖掘的地道工事碉堡戰壕反而被日軍就地取材所用。
氣急敗壞的荊德文親自帶著主力團連攻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