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4/4 頁)
廖惠麟少將):第277機械化步兵師(師長易志峰上校)、第281機械化步兵師(師長李茂林上校)、第289機械化步兵師(師長謝村陽上校);
第22軍(軍長趙海軍少將):第255機械化步兵師(師長葛亮上校)、第257機械化步兵師、第261機械化步兵師;
第35軍(軍長舒國生少將):第260機械化步兵師(師長張嘉睿上校)、第263機械化步兵師(師長吳俊壘上校)、第266輕裝甲師(師長呂東昌少將)、第350狙擊步兵師;
【南路集團軍群】總司令:梁忠甲上將
下轄部隊:
第十二集團軍司令李桂林中將
第12軍(軍長何立中少將)
第24軍(軍長黃師嶽少將)
第37軍(軍長朱鴻勳少將)
第十三集團軍司令王之佑中將
第13軍(軍長蘇德臣少將)
第26軍(軍長繆澄流少將)
第41軍(軍長孫鶴喜少將)
第十四集團軍司令張治邦中將
第14軍(軍長張殿九少將)
第31軍(軍長張作舟少將)
第43軍(軍長邢佔清少將)
(這是在蘇聯戰爭之前對東北軍和中國做個總結。另外宣告一點,本書中出現的各方高階將領的名字約三分之二都是真實的歷史人物,大家可以搜百度;另外三分之一則基本是熱心讀者的姓名;雖然歷史上國共兩黨牛人確實很多,但是懂的現代化作戰的將領畢竟鳳毛麟角,所以自然有大量的少壯派新秀將領脫穎而出,我幾乎從不隨便編人名或者捏造地名,力求小說富有真實感,所以我不斷地總結、整理、統計,並且不斷完善中。)
第一節命運突變(1)
在看這部小說之前我們先回顧一下中國近代一些重大事件:
1927年4月蔣介石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8月1日中國共產黨南昌起義。
1928年東北軍閥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其子張學良接任其位置。年底張學良“東北易幟”歸順南京,國民政府在名義上統一全國。
1931年9月18日日本駐華關東軍陰謀炸燬南滿鐵路並且嫁禍中國東北軍,開始進攻東北。張學良執行蔣介石下達的“不抵抗”命令,下令三十萬東北軍一槍不放撤出東北,東三省很快淪陷,成為日本的殖民地和侵華基地。
1932年,日軍再次侵佔中國熱河、察哈爾兩省。
1935年,日本陰謀製造華北五省獨立自治,意圖分裂中國北方。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西北軍領袖楊虎城將軍一起用武力扣押了蔣介石並逼其抗擊日寇,即“西安事變”。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七七事變”爆發,中華民族全面抗日戰爭開始。
8月13日至11月12日,中日淞滬會戰爆發,中國軍隊投入九十多個師(旅)及地方部隊共計75萬餘人,日軍投入將近10個師團又兩個旅團共計25萬餘人並且還有3000餘架飛機和4艘航空母艦以及100多艘其他戰艦助戰,廣大國軍官兵在日軍飛機艦炮轟擊下浴血奮戰,傷亡33萬餘人,日軍死傷約8萬餘人。11月中旬,上海失守。
9月11日至11月8日,中日太原會戰爆發,國共聯軍在山西與日軍展開天鎮戰役、平型關戰役、娘子關戰役、忻口戰役、太原保衛戰等一系列戰役;其中八路軍第115師在平型關伏擊日軍,殲滅日軍第五師團輜重部隊1000餘人。中國軍隊參戰6個集團軍共計50個師(旅)約28萬餘人,傷亡10萬人以上;日軍參戰4個半師團和大量偽滿軍隊偽蒙軍隊共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