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第3/4 頁)
如過江之鯽,全國全軍只有隨時做好戰爭準備才能重新奪回中華民族丟失的榮耀和輝煌。中國的萬里長城不就是像法國的馬奇諾防線嗎?耗巨資和鉅額的人力物力時間修築一條自以為無懈可擊的城牆來拱衛自己,以為就安全了,就可以放,已享樂了,這和鴕鳥把腦袋藏在沙子裡面有什麼區別?被動的防守永遠不會是無懈可擊的,最好的防守就是進玫!居安思危,“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個道理兩千多年前孟子這些先哲就已經為我們後人敲響警鐘了。
集結的人群直到傍晚天黑才陸續解散,張學良、顧維鈞一行得到解脫順利返回了中華民國駐法國巴黎大使館。
晚上8時,正當張學良等人在大使館內享受著工作人員精心準備的法國大餐晚飯的時候,警衛報告,有一個自稱叫潘德明的中國年輕人請求拜見張學良。(注:潘德明為真實歷史人物)
張學良一聽,心裡咯噔,呀,這個潘德明難道就是民國時代中國那個著名的旅行家嗎?顧維鈞則十分欣喜,立刻吩咐道:“快請他進來。”
一個精壯的青年興奮地走進來:“張少帥好!顧大使好!”張學良看見他臉部和手上的面板都黝黑色,顯然是經常在野外活動風吹日曬的結果。
顧維鈞頗高興地介紹道:“少帥,潘先生可是我國著名民間愛國志士喲!他為了一雪我國‘東亞病夫’之恥,三年前日本人在東北咄咄相逼氣焰囂張的時候,他為了振奮國人志氣,買了一輛腳踏車開始了他騎車環遊世界之旅。這三年來,他從浙江到江西,再到廣東廣西進入越南,行遍東南亞,途徑印度到達西亞,穿越波斯和土耳其進入歐洲,行程已經有近萬公里,經過二十五個國家和地區了!一個月前他剛剛進入法國!得知少帥你在這裡,他便立刻趕來了。”
張學良十分驚奇道:“你是怎麼知道我來到法國的?〃
潘德明憨厚地笑笑道:“回少帥,我在途中一直購買報紙瞭解資訊。一週前知道你從蘇聯在大使館附近等待您到了德國,我想你應該很快就會到了法國,所以我老早就拜訪了顧大使,在大使館附近等您呢!〃
張學良聽了潘德明的事蹟不由被他的精神所打動,和他握手讚歎道:“潘先生,你旅途三載,堅固卓絕,你的精神我十分佩服!你真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潘德明一臉誠懇道:〃‘雪東亞病夫恥’和‘以謀世界上之容光’就是我的信念。其實我做的比不上張將軍您對我們民族做的萬分之一呀!在我出發五個月後,我到達泰國曼谷,那天晚上我買了份報紙才知道您帶領的東北軍浴血奮戰將日寇驅逐出了我們的祖國。那天晚上我特地買了一小杯燒酒痛痛快快喝起來,當時我真高興啊,我在路邊又唱又跳又哭又笑,最後醉倒在了路邊的草叢裡面。雖然身在異國他鄉,但是我當時真的很為我是中國人而驕傲啊!我也為我們國家有張少帥您這種剛烈的民族英雄而深深自豪!”說著,他哽咽住了,然後又取出一本厚厚的筆記書,“現在能親眼看到並得到張少帥您的接見,我真是沒有任何遺憾了!請少帥您留墨,激勵我成功完成環球旅行!〃
張學良接過來,只見封面上寫著“名人留墨集”,沉甸甸足足五六公斤重。一開啟,各種龍飛鳳舞不同文字的簽名祝福語密佈眼前,讓張學良吃驚的是很多都為當代大名人,比如印度大詩人泰戈爾、印度獨立領袖聖雄甘地、印度總理尼赫魯、波斯帝國統治者禮撒汗、“土耳其之父”凱末爾將軍、法國,息統法國,息統萊伯朗、,息理達拉第、保加利亞國王安德烈等等,以及最新的顧維鈞的簽名。張學良略思索了一下,取出鋼筆在空白處題詞道:“題贈潘德明先生:振國人之志,揚民族之威!壯哉!張學良一九三六年十一月十一日夜於巴黎民國大使館”。
題完字,張學良又熱情地邀請潘德明一起坐下用晚飯。潘德明滔滔不絕地向張學良講述他一路上的旅途見聞和風土人情。他激動而動情地說道:“法國萊伯朗總統在接見我的時候說:‘潘德明先生,對於你的壯舉,我想用法國元雄拿破崙的一句話奉送:‘中國是一個多病的、沉睡的巨人,但是當他醒來時,全世界都會震動。’而我相信張少帥您就是喚醒我們民族之人。”
張學良點點頭,“放心把,我不會辜負歷史賦予我的責任的。也希望你一鼓作氣,完成環遊世界之旅,為中國人爭氣!
潘德明堅定地點點頭:“有張少帥您的題詞和鼓勵,我一定為中國人爭氣!〃
張學良示意了一下沈秘書,沈秘書取來一張五百法幣的支票遞給潘德明,潘德明連連推卻道:“少帥,我要靠自己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