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部分(第2/4 頁)
開戰後,美國還派遣了空軍志願部隊並從珍珠港的太平洋艦隊抽調了十二艘驅逐艦協助守衛英國。這次我們用武力手段攻取了香港後,英國政府一反常態地保持沉默,也投有主動地對我們宣戰,可見英國當局在一定程度上是不願意和我們正面開戰的,預設了我們武力收復香港的行為。而從我們這方的角度上考慮,要是逼急了英國或者把美國給牽扯進來,那是極不符合我們‘先英法、再美蘇’的戰略原則的。所以,少帥,我建議我們暫時不去‘動’英國在亞洲的殖民地,而是落井下石地對已經戰敗了的法國、荷蘭、比利時三國流亡政府宣戰,師出有名後進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地佔領法國殖民地的印度支那三國和荷蘭殖民地的印度尼西亞以及泰國,利用當地豐富的人力資源和我們軍工業極度需求的橡膠、鋼鐵、石油等自然資源擴大我們的戰爭工業基礎,待積聚實力後再一一吞併掉英國殖民地。穩紮穩打,一口一口地分批蠶食掉這些殖民地,這應該是我們的原則,畢竟我們也是兩線作戰。”于學忠上將的分析紛紛引起了將領們的共鳴,沈上將、馮上將、龍中將、王中將都紛紛表示贊成。(注:1、“印度支那”一詞指的是越南、寮國、柬埔寨三國。當年歐洲人知道了亞洲的存在後,認為亞洲只有中國和印度兩個國家,而在這兩大國之間的小國就被統稱為“印度支那”,日本人侮辱中國的“支那”一詞也源於此處;2、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亞洲只有三個擁有主權的獨立國家,分別是中國、日本和泰國,其他國家都已經成為東西方強盜的殖民地了。)
張學良微微一笑:“法國、荷蘭、比利時這三條落水狗我們當然要痛打,但至於英國嘛,與其‘不宣不戰’不如‘不宣而戰’。英國的紳士們不是很好面子嘛,那我們就讓他們吃吃啞巴虧吧。”
“少帥,怎麼讓英國佬吃啞巴虧呢?”將領們都好奇了起來。
“英國人在亞洲最大也最重視的殖民地是印度(此時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還投有分裂掉),這是他們最後的底線。我們現在光向法、荷、比三國宣戰,繼而光明正大地吃掉它們在亞洲的殖民地,這樣就給英國佬一個我們也忌憚和他們交戰的假象;繼而我們不動聲色地再一一吃掉緬甸、新加坡、馬來西亞,同時放出煙霧彈,暗示英國人我們對印度不敢興趣,從而在不觸碰英國佬底線的前提下,他們也只能預設地讓出以上殖民地。但等我們積聚了實力後,再拿下整個印度!”張學良狡猾道,他又冷笑一聲,“其實,西藏問題已經決定了我們早晚要對英國宣戰了,這是無可避免的。”
“少帥高明。”將領們心悅誠服道。
“還有,胡志明和甘地這兩個老頭子是東南亞和印度比較有影響力的兩個當地反抗勢力的領導者,讓軍情局去做做他們的思想工作。如果他們執迷不悟,那就毫不客氣地處理掉。一句話,順中華者昌,逆中華者亡!”張學良森然道。
“是!”軍情局局長冷鋒少將立正受命。
“派到東南亞蒐集情報的工作組的工作情況怎麼樣了?”張學良繼續問道。
“請少帥放心,我們會給參謀總部提供一份紙上的東南亞!”冷鋒非常乾脆地回答道。
“時間緊急,我們投有多少時間了,你們無所不用其極也好,不擇手段也好,反正我只要你們圓滿地完成任務。”張學良淡淡道,“我們必須要在對美國和蘇聯下手前,先解決掉後顧之憂。”
“是!”
“少帥!”東北軍參謀副長兼參謀總部主任蔣方震中將提出疑慮道,“東南亞邊幅十分遼闊,而我們在西南戰區集結待命的直屬部隊僅僅只有12個旅,即使加上新建川軍、黔軍、滇軍和康軍,兵力也不過三十餘萬,能控制得了那麼大的地方嗎?畢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呀!而且西南戰區還有十餘萬日軍沒有消滅掉呀!”
“西南戰區的日軍已經是泥足巨人,不足為懼。至於東南亞,蔣主任也太給英法荷殖民當局面子了!這些列強由於本國的滅亡而導致殖民統治也快分崩高析樹倒猢猻散了,所以他們對他們從當地招募的殖民軍也不葚放心,一八五七年的印度大起義就已經讓這些西方強盜極為忌諱了,所以他們提供給當地殖民軍的裝備極其惡劣,戰鬥力完全可以忽視。至於他們本土的駐軍麼,加一塊兒排兵列陣,我也自信單單用第…O…師就能將他們全部吃乾淨!”龍雲峰語氣平靜道。
“英法荷的殖民軍當然是不堪一擊,我說的是戰後控制。我們如何控制住被我們扶植起來的當地傀儡自治邦政府?”蔣主任加重語氣道。
“百里你別忘了,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