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部分(第1/4 頁)
“國軍要出國門打仗啦!”這個令人振奮的訊息立刻如電波般不脛而走。滇西南是塊多情的土地,生活在當地的各民族民風淳樸且崇尚武功,老百姓們聽聞中國軍隊要出國征戰了,紛紛大受鼓舞、振奮不己。進入半夜後,遠征軍的行軍道路兩旁已經人山人海地圍聚了數十萬聞風而至的各族民眾,老百姓們看到這支如此雄壯威武的軍隊後更加是歡騰雀躍、揚眉吐氣。各族的頭人們按照本族的習俗禮儀,紛紛在路邊擺開香案、壘起祭臺,連夜殺雞宰牛烹煮飯食,為遠征軍的將士們壯行;各族男女老少們一擁而上,向官兵們獻米酒、敬山茶、遞紙菸,犒勞著即將踏上異域他國征戰的中國軍隊。
祖國同胞們的如此熱情,更加讓東北軍遠征軍上下熱血沸騰、鬥志昂揚。喝下那一碗碗飽含家鄉深情的壯行酒後,官兵們雄糾糾氣昂昂地繼續踏上征程。隊伍的上空,飛揚著激昂的《中國遠征軍戰歌》:
鋼槍,在我們的肩膀上蓍勢待發!熱血,在我們的胸膛內熊熊燃燒!挺進國際的戰場,為中華的復興而戰!
即將挺人中南半島印度支那的中國遠征軍由東北軍的7個甲等野戰旅(每個旅8000餘人)和後續的5個乙等野戰師(每個師12000餘人)組成,總計10餘萬人馬,由何柱國中將和劉多荃少將分別擔任遠征軍正副總司令。
凌晨3時整,遠征軍先頭部隊的第1旅抵達了中越邊界處的一片空地上,空地當中豎立著一塊石頭界碑,北面鐫刻著“中國”兩個繁體字以及青天白日國徽,而南面則是用法語寫著的“印度支那”四字(越南、寮國、柬埔寨三國被法國殖民者合併為“印度支那自治區”)。第1旅旅長陳謙少將從高頭大馬上跳下來,舉目望向南方煙霧瀰漫的叢林山巒,他先靠著界碑拍張照留個影,然後意氣風發地命令道:“把這個界碑給我挖了!這界碑南北都是中國的國土!”
“是!”熱血沸騰的遠征軍第1旅計程車兵們山呼海嘯般應道。破曉的晨光中,中國遠征軍如鋼鐵長龍般跨越國界線勢不可擋地衝進了法屬印度支那。
法屬印度支那的首府城市河內距離中國邊界僅僅只有兩百多公里,對於全部機械化和摩托化行軍的東北軍來說,不過是區區兩三日的事情,但比地面部隊進展更快的則是東北軍的空軍部隊。上午7時,三十餘架東北軍轟炸機首次空襲了河內、海防等北越大城市,機群中包括4架剛剛研製完成還沒有量產的東北軍空軍最新式的ZH…7M型“禿鷲”四引擎重型轟炸機。在扔下了上百噸的石墨炸彈徹底癱瘓掉了以上城市的電力供應系統後,東北軍的機群還扔下了大量的傳單,上面用漢語和越語寫道:
“印度支那的華人華僑同胞們和其他民族的人民!我們是來驅逐法國殖民者來解放你們的!為了中華民族的統一,和我們團結起來!”
炸彈和傳單帶來了雙重震懾效果讓整個印度支那的北部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大混亂和空前動盪之中,各地的法國殖民當局官員和有錢的當地人在宛如世界末日來臨的戰爭氣氛中紛紛收拾家產倉惶地逃向南方。城市的大街小巷和各城市之間的公路鐵路上亂作一團,爭相奪路逃命的人們尖聲互相爭吵對罵著。
而與此同時,士氣高昂且裝備精良的東北軍一路風馳電掣、高歌猛進,沿途的農田、村落、樹林、建築在官兵們的眼前一閃而過。東北軍的鐵騎車輪隆隆進逼之下,一路上的法國殖民官員和當地的政府機構盡皆聞風而逃,基本上就沒有組織起任何的抵抗行動。上午8時,第1旅在幾乎沒有遇到任何抵抗的情況下輕鬆無比地進入了越南國境內的第一座城市一一老街;而第2旅、第3旅、第4旅等部隊也分兵齊進,封土、沙壩、宣光、安沛等一連串通往河內的內途中小型城鎮宛如一顆顆熟透了的葡萄般不費吹灰之力地接連落入了東北軍的手中;而另一路的第7旅、第8旅、第9旅也異常順風順水地插入了寮國境內,兵鋒直指向永珍城。機械化部隊一路開進突擊,而後續的摩托化步兵部隊直接摘桃子般忙著“和平接收”著一路的城市,其順利程度令參戰的東北軍各部軍官們幾乎難以置信,更讓摩拳擦掌卯足勁頭並保持高度警惕的基層官兵們大失所望,因為他們幾乎根本就沒有碰到任何對手。而云南河口縣的臨時野戰指揮部內,接到如雪片般不斷飛來的各部捷報後,何柱國中將對劉多荃少將笑道:“看來我們還和少帥要求繼續增加部隊確實是杞人憂天了。”
“這哪是打仗!簡直是閱兵嘛!”劉多荃笑道。
兩位將軍一起爽朗地笑了起來。
東北軍各部進入越南城鎮後,當地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