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部分(第3/4 頁)
軍汽艇四艘、商船十多艘;12月10日,在強大的空軍的掩護支援下,東北軍第11野戰旅、第1機械化步兵旅以及東北軍第8野戰旅、第45機械化步兵旅兩部經過持續兩天兩夜的浴血奮戰,分別攻克了尼羅河灣的要地庫賴邁以及蘇丹、埃及兩國交界的瓦迪啥勒法城,再次殲滅了英聯邦軍4000餘人,徹底將英聯邦軍以及英國殖民勢力連根拔除出了蘇丹國,並且兵鋒直指英國在非洲最重要的殖民地,埃及。至此,NNE取得了東非戰役的最終勝利。
中國東北軍北非派遣軍的輝煌戰果立刻震動了整個世界,困守在北非利比亞西北部以及突尼西亞的軸心國德意非洲軍團各部頃刻間士氣大振,中、德、意、芬蘭、希臘、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軸心國同盟的成員國紛紛開動政府宣傳機器,大肆宣揚中國東北軍的這一巨大勝利。德國的《人民觀察家報》和德國的宣傳部長戈培爾博士聲稱“中國東北軍對蘇丹首都喀土穆三城的攻取,是繼德軍攻克了北非要塞託卜魯克後的又一場對英聯邦的沉重打擊!”、“喀土穆成為了第二個託卜魯克,它是所有英國人的噩夢,因為那裡是葬送了三萬英國大兵的巨大墳墓!”“大英帝國在非洲維持了一百五十多年的統治即將被英勇無畏的軸心國非洲軍團給徹底終結!”…等等;而英聯邦的這一邊,稠密的失敗陰雲和悲觀的氣氛正在一點點地籠罩著倫敦的上空。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一怒之下解除了鮑爾·弗萊貝格上將的職務,並將他調到了和英隔著整個大西洋的南美洲蓋亞那殖民地任職,丘吉爾十分地清楚,北非利比亞和東非蘇丹這兩塊殖民地的接連淪陷,將讓駐守在埃及的英聯邦軍遭受到來自西面和南面的兩路軸心國大軍的打擊,而且越來越多的痕跡顯示,中國東北軍的印度洋艦隊很快要對印度或者南非、西南亞動手了!因此他嚴厲命令英聯邦軍中東總司令克勞德·奧金萊克上將“不惜一切代價死守住埃及和蘇伊士運河”,私下底,這位快被大英帝國越來越險惡困窘的局勢給逼瘋了的英國首相手舞足蹈、歇斯底里地大叫道:“奧金萊克他們有整整三十五萬人!如果丟掉了埃及,那麼大英帝國流出來的血都能填滿整個蘇伊士運河了!一旦出現了最壞的結局,在他們陣亡之前我一定要組織幾支行刑隊提前槍斃這些飯桶!”
楚奇明走運了,作為NNE東非蘇丹戰役的最高指揮官,他一下子成為了軸心國的英雄,來個各方的祝賀電報、嘉獎令雪片般地飛到他的面前。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特地授予他一枚銀橡葉騎士鐵十字勳章”,這是很多戰功赫赫的德軍將領都不曾獲得過的崇高榮譽;由於中國東北軍成功攻取了蘇丹,這相當於穩固地確保了義大利在東非殖民地的北部安全,衣索比亞和素馬裡從此再也不會遭到來自北非的英軍的威脅了,雖然自己的軍隊屢屢拖中國東北軍的後腿並且還險些葬送了東北軍的兩個主力旅,但義大利領袖貝尼託·墨素里尼還是非常慷慨開心地授予了楚奇明一枚“義大利大十字榮譽勳章”,除了楚奇明外,這種義大利的至高榮譽勳章只有張學良和為數很少的幾名意軍將領獲得過;國內方面的反響也相當地熱烈,南京國民政府用了足足一千多字的公函通告洋洋灑灑地讚揚楚奇明和整個中國東北軍北非派遣軍,稱讚他們“奮勇殺敵、異域揚威,使得英寇宵小自此聞我中華而風靡喪膽,各個友邦盟國因而刮目相看、欽佩讚歎,大長了我華夏雄風、黨國國威、國軍軍威”,國民政府軍政部的何上將還特地代表蔣委員長嘉獎“運籌帷幄、英勇善戰、膽識過人”的楚奇明二等“青天白日”勳章一枚,當然了,除了這一枚含金量不低的獎章外,一向一毛不拔的國民政府的所謂嘉獎也就沒有了下文;而東北邊防部則沒有那麼多虛情假意的官樣文章,軍政廳授予了楚奇明一枚“二等金質戰斧勳章”,另外還有11500多名浴血奮戰或為國捐軀的官兵被授予了不同等階的戰斧勳章或“中華英雄”、“中華烈士”的榮譽稱號,並且張學良還特地撥款30萬大洋用以處理陣亡、傷殘官兵的善後撫卹事宜。
除此之外,楚奇明還得到了來自敵人的褒揚。由於楚奇明匠心獨運地創造了專門針對英軍以往經常慣用的“崗亭”連環碉堡群防禦法和雷區的“響尾蛇”步坦混合裝甲突擊戰術以及屢屢使用並令英軍心驚膽寒的“坑道顛覆爆破法”(第一次使用是在朝鮮戰爭中的龍源裡戰役,日軍第2旅團3000多人全部連人帶山峰被炸得灰飛煙滅),而被英聯邦官兵冠以了“沙漠之蛇”的稱號,由於鮑爾·弗萊貝格上將曾評價楚奇明說他的戰術手段和性格很像德國元帥埃爾溫隆美爾,因此楚奇明還獲得了第二個外號“小隆美爾”,不過對他十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