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部分(第1/4 頁)
秦慕寒無奈地苦笑一聲道:“不錯!日本殖民當局只是把臺灣當成一個原料供給基地和農產品、輕工業產品的生產地,確實對臺灣進行敲骨吸髓地盤剝。但是客觀上講,日本人在用鐵腕手段鎮壓島內反抗活動並血腥屠殺了很多臺灣反抗者的同時,也確實花了很大力氣盡心盡力地治理著臺灣,實施了很多改善臺灣居民生活的政策和措施。安全部軍情局從臺灣蒐集來的種種資料我們可窺一斑。比如日本對於臺灣的衛生環境和教育事業就有很大的推動,日本當局在島內推廣自來水的使用,要求民眾每天固定時間一定要蒐集垃圾出來集中交給相關單位統一清理,規定城市街道上每兩公尺便設立一個垃圾桶,讓民眾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日本人還成立了臺北醫學院,改善了民眾醫療問題並解決了很多臺灣本地的熱帶傳染病,在帶去了每日24小時的時間觀念的同時還帶走了剃髮、裹小腳、抽鴉片等不良習慣;日本當局還完善了臺灣六年國民教育制度,設立臺北帝國大學這個全世界第一個研究熱帶地區的研究機構,除此,日本人還設立了臺灣國民議會,建設了日月潭水力發電廠、烏頭山水庫、嘉南水利大壩,建立了臺灣全島的電力網路和很多輕工業工廠,奠定了臺灣的工業基礎;在農業方面,日本人建立了產銷班制度,帶來了化學肥料、農藥,改良發明了蓬萊米,解決了臺灣農業水資源問題,甚至還解決清朝以來島內的土地所有權問題,成立了臺灣銀行並建立臺灣的金融制度,開通了全島的火車…等等,對於日本人的這些‘貢獻’,我們還是要持以肯定態度的。”秦慕寒接著道,“情報和資料還顯示,臺灣的臺北、高雄等城市的規劃設計以及建設規模比起我們的瀋陽、北平、天津等大城市也許稍遜幾分,但是比起國內的武漢、重慶等城市可謂毫不遜色。臺灣人在日本統治下的生活條件大大提高,甚至比現在的國統區還要好!說句沒良心的話吧,民族大義畢竟不能當飯吃的!臺灣是被大陸所‘拋棄’的,當年臺灣同胞在全島孤立無援的情況下自發奮勇反抗日軍佔領臺灣,但滿清王朝卻冷漠地袖手旁觀、坐視不理。時至今日,在這強烈對比之下,我們感到羞愧還來不及,又憑什麼強求人家還要心向我們?”
孫上校默然不語。張學良嘆口氣,喃喃道,“是啊!我們欠臺灣的確實太多太多了!”
血紅色的殘陽逐潮西沉,漫天赤紅色的魚鱗雲猶如半邊天空在燃燒著。龍翔鳳舞的火燒雲覆蓋下的臺灣北部海域上已經是艨艟如潮、戰艦似雲。東北軍北海艦隊、東海艦隊共計三百餘艘各型艦艇雲集於此,龐大的航母艦隊和登陸艦隊猶如鋼鐵澆築的洋流海潮般密密麻麻涌向了基隆海港。浩浩蕩蕩的戰列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眾星拱月地圍繞著四艘航母劈波斬浪,航母艦隊再往後則是運載了兩個海軍陸戰旅組成的東北軍第1兩棲軍突擊部隊的上百艘登陸艦艇和運輸艦艇。陸戰隊士兵們剛剛提前享用了一頓由大米飯、豬肉、鮮魚組成的豐盛晚餐,但大部分官兵由於大戰在即的緊張焦慮以及興奮激動而基本沒有什麼好胃口。灰色的登陸艦隊組成一個直徑足有十公里長的半圓形,在這個巨大的半圓形內,海風輕拂海浪起伏,各種艦艇排列有序並逐漸向預期登陸灘頭集結。空中艦載機遮天蔽日,攜帶著大量的航空炸彈、燃燒彈、凝固汽油彈飛撲向基隆港口,港外近灘的七個駐有日軍的附屬島嶼很快在漫天落下的炸彈中陷入了火海。
48寸45分整,沈鴻烈上將神色莊重地下令:“準備炮擊!”
四艘“神武”級戰列巡洋艦緩緩迫近海岸,每艘戰艦上的3座三聯283mm主炮和4座雙聯150mm副炮一起昂起頭顱對準海灘港口上的日軍岸防陣地;後面的驅逐艦、護衛艦也紛紛將203mm主炮和155mm副炮齊齊豎起對準目標,頓時海面上艦炮林立、殺機沖天。
4時55分,“開始!”隨著來自總司令部的炮擊命令,霎那間整個海平面猶如炸裂開了般沸騰起來,“轟!轟!轟!”天崩地裂直衝雲雷的艦炮齊射覆蓋聲震撼得海面波濤洶湧,巨炮的炮彈出膛時的巨大反衝擊力甚至將兩萬多噸的“神武”級戰列巡洋艦硬生生地反向平移一米多。艦隊上空火光閃閃、硝煙騰騰,上百門大口徑艦炮齊射的威力是驚人的,帶著死亡和毀滅氣息的近千發炮彈高速劃破空氣發著攝人心魄的嘶吼聲鋪天蓋地而去,基隆的天空剎那間被密集如蜘蛛網般的橘紅色彈道尾跡給遮蓋住了,緊接著港口海灘上的日軍陣地工事地動山搖,接連陷入了烈火和煙霧中。日軍建立的水泥碉堡據點、戰壕地道、柵欄鐵絲網、岸防炮陣地、鹿巖、地雷等反登陸岸防工事盡數被天火流星般從天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