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部分(第1/4 頁)
實也很好辦,如果他們不安分,統統殺光也耗不了多少時間;另外,北海道的地域較為廣闊,即使日軍展開反撲,我軍也可以節節抵抗與之糾纏並再從容擊退;還有,攻取北海道對我們以後對蘇聯的戰爭也相當於多了一個東路北進的橋頭堡,我軍可以在此建設海軍基地和空軍基地,為以後進攻蘇聯的遠東城市提供後方馳援;況且,北海道距離日本就本州島僅僅隔著津輕海峽,意義非凡,我軍若是佔領北海道,勢必會極大地震懾住日本帝國政府並進一步地打擊日本國民的民心士氣,對於國內國共盟軍對日進行著的最後戰役也會是很大的間接支援。反之,進攻和攻取了散佈在五百海里範圍內的琉球群島則是沒有以上的諸多優勢的。”
蔣總司令的這番話讓張學良再次點起了頭,將領們都紛紛發言表示贊成。
一個聲音緩緩響起,龍雲峰站起身:“我不贊成進攻北海道。”
“苒旻,說說你的想法。”張學良眼睛一亮。
“是,少帥。首先,如果北海道的登陸和攻取取得了成功,那在日本投降之前,我們為了繼續南下進攻菲律賓以及整個大洋洲和太平洋,則勢必要對美軍太平洋艦隊動手。而我軍進入太平洋的入海口只有兩個,日本北海道和臺灣省。諸位,我軍的龐大艦隊若是從北海道出發,那肯定會引起北方蘇聯的警惕。面對著共同的敵人,美蘇兩國雖然在意識形態上的差距南轅北轍、水火不容,但是大難臨頭之際兩國肯定會結成盟友,屆時難保蘇聯不向美國通風報信;而從臺灣省出發,也非常容易引起駐菲律賓美軍的察覺,這都對我軍很不利。而琉球群島的地理位置,則得天獨厚地彌補了這個缺憾,我們的海軍只有打破了這道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菲律賓群島、大洋洲群島組成的第一道太平洋封鎖島鏈,我們的海軍才能真正地掌握西太平洋的主動權和制先權。”
“其次呢?”張學良緊緊地盯住龍雲峰。
“第二個原因應該說並沒有任何軍事價值,但是卻有著非常重大的政治意義和濃厚的民族情愫在裡面。”龍雲峰頓了頓,很坦率誠摯地道,“眾所周知,琉球群島現在是日本的沖繩群島,而這個變遷的歷史過程記載著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段國仇恥辱。琉球王國千百年來一直是中國的海外番邦,對我大中華一貫赤誠忠心,但因為‘天朝上國’滿清王朝的腐朽無能,使得如此忠肯絕誠的藩屬國被無情地拋棄併成為了日寇的殖民地。這使得海內外多少中華兒女泣血灑淚,更使得多少琉球人飲恨心寒!此時此刻,我們用武力收復回了琉球,才能證明中華的真正崛起,才能證明中國有決心捍衛自己的利益和主權,才能證明中國有能力保護庇佑自己的友邦屬國。如果這個歷史問題就這樣一直拖延下去,一直拖到日本投降了,我們才去和平地接收琉球,那又有何意義?那琉球人的心還會向著我們嗎?就如聞一多先生寫的那首《七子之歌》,‘我們是東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而我就是臺灣’,現在的臺灣已經勝利光復了,那我們怎麼還忍心琉球流離在外?”
會議室內頓時陷入了一小陣的沉默中,所有的將領們都被龍雲峰的這番話引起了深深的共鳴。張學良嘆息一聲,感慨道:“是啊,苒旻你說的對。我們欠琉球就像欠臺灣的一樣,欠的太多太多了!”他不語了一會兒,突然凜然厲聲命令道,“好!就這麼定了!我命令,全軍即刻準備對琉球群島展開兩棲登陸戰!此戰以全面收復琉球群島為最終目標!一定要解放琉球群島和全體琉球同胞!要用‘殺雞用宰牛刀’的方式全力進攻!積攢經驗、吸取教訓!另外,對待島上進行反抗的日本籍人,一律格殺勿論!此項行動,代號‘雪恥’!不——”張學良猛地抬起手,他緩緩加重語氣地一字一頓地道,“是‘血恥’!”
1879年,中國八大藩屬國之一的琉球群島被狼子野心的日本帝國終給吞噬兼併,腐朽無能的滿清政府除了一昧地譴責和抗議之外基本毫無強硬措施,任由琉球王國在盼望著“天朝上國”援兵的苦苦等待中走向了亡國滅種,凝結了這段延續了半個多世紀的遺恨。而六十二年之後的今日,中國軍隊終於再次回來了!用鮮血洗刷恥辱的狼煙戰火即將席捲燃燒在這串散佈於東海東南的珍珠寶島上。
1941年5月27日清晨,中國東海的海天交接處霞光萬丈、旭日東昇。在萬千道曦光晨霓的映亮照射下,仁川、大連、旅順、青島、威海、基隆、高雄…等眾軍港基地內,中國東北軍太平洋海軍艦隊的上千艘艨艟艦艇在海軍最高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起錨開拔,逐一駛出軍港並慢慢匯聚成了一支規模空前龐大的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