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部分(第2/4 頁)
,數十萬東西方的將士一起喜形於色地瘋狂歡呼著、盡情地擁抱著;空中,一波波銀光閃閃“獵隼”戰鬥機、“Bf…109”戰鬥機、“佈雷達…Ba88”戰鬥機、“鵜鶘”中型轟炸機、“禿鷲”重型轟炸機、“Ju…88”轟炸機、“He…111”轟炸機、“SM…79.麻雀鷹”轟炸機共同組成了一片片遮天蔽日的金屬烏雲,威風凜凜地掠空呼嘯而過;一架架氣勢恢宏的“黑鷹”武裝直升機和“Fa…223V”武裝直升機殺氣騰騰地在軍隊上空來回盤旋翱翔著,將沙漠戈壁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的黃色颶風狂瀾;地面上,密密麻麻的“東北虎”主戰坦克、“2號”中型坦克、“黑虎”式主戰坦克、“黑豹”式主戰坦克、“Ⅲ”號中型坦克浩浩蕩蕩地滾滾馳騁,猶如一堵堵無堅不摧的鋼鐵長城;而這氣吞山河的一幕幕情號,都是軸心國聯盟強大軍力的證明。
瘋狂的歡呼聲中,軍樂聲嘹亮高亢地奏起。在令人熱血沸騰的《中國東北軍戰歌》和《德意志高於一切》的激昂旋律中,共同被部下的軍官將領們所簇擁著的軸心國南路軍總指揮官楚奇明中將和軸心國西路軍總指揮官埃爾溫·隆美爾元帥大步流星地從南北兩個方向沉穩有力地走上了慶祝勝利會師的儀式典禮臺,兩人面對面地走向對方。身材修長挺拔的楚奇明中將此時一身筆挺整潔的中國東北軍中將軍服,目光猶如璀璨星芒,步伐果斷而堅定,帶著曾在喀土穆城內和阿斯旺城外視死如歸、勇猛無畏的英雄節律;體態魁梧高大的隆美爾元帥也身著一塵不染的元帥服,他手持元帥權杖,表情和藹而喜悅,腳步沉重穩健,蘊含著橫掃北非、所向披靡的霸王氣勢。對對方名字早已如雷貫耳但卻素未謀面的兩位中德非洲軍最高將帥越走越近,終於站在了一起,兩隻揮動著千軍萬馬的手臂一起“唰”地互相敬禮。
萬眾矚目、眾目暌暌之下,楚奇明中氣十足地大聲道:“我是中國國民革命軍東北野戰軍北非派遣軍總司令兼軸心國聯盟非洲軍團總參謀長楚奇明,祝賀元帥閣下獲得勝利!”旁邊的龐少校翻譯立刻將這段漢語翻譯成德語。
埃爾溫·隆美爾元帥爽朗而沉聲地回道:“我是德國國防軍非洲軍團總司令兼軸心國聯盟非洲軍團副總司令埃爾溫·隆美爾,同樣祝賀將軍閣下獲得勝利!”
“隆美爾元帥,久仰!”楚奇明不卑不亢而又熱情友好地伸出了手。
“楚將軍,幸會!”隆美爾元帥微笑著,也欣然地伸出手。
兩人緊緊握手,這頓時將是歷史性的一刻。臺下的中德兩軍將士霎那間萬眾歡騰、歡聲如雷,圍聚在臺下的隨軍記者們手中的鎂光燈則閃電般地狂閃。這一刻,宣告著軸心國在這持續了一年半的非洲戰爭中已經取得了最終的戰略主動權以及整個非洲大陸的主宰權,也宣告著此時軸心國聯盟的德國、中國(包括東北軍北非派遣軍和東北軍中東派遣軍)、義大利、芬蘭、希臘、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西班牙、葡萄牙、阿拉伯聯合王國、伊朗王國、伊拉克王國、土耳其這十三國聯軍共約四十二個師旅的部隊總計47。7萬餘兵力成功在北非、東非、西南亞這三個方向死死地圍困住了英聯邦軍和“自由法國”軍殘部主力的25萬餘人。至此,非洲戰爭的最終勝利者已經塵埃落定。
與此同時,在歐亞大陸的兩端,中國東北軍最高統帥張學良上將和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都不約而同地正一起緊鑼密鼓地策劃著對歐亞大陸最東端和最西端的日本、英國這兩大島國的兩棲登陸作戰計劃。一場相距萬里但遙相呼應的烈火風暴即將蔓延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碧海天雲之間。
中國東北,南朝鮮省,仁川軍港基地。
雪亮通明的東北軍海軍總司令部最高會議室內,東北軍海軍副總司令沈鴻烈上將、總參謀長範宗傑少將、太平洋艦隊總司令蔣斌少將、副總司令王梓少將、參謀長鄧兆樣少將、副參謀長金聲少將、東北軍海軍潛艇部隊總司令黃澤明少將、太平洋艦隊航空兵總司令劉善本少將,以及東北軍陸海空三軍最高統帥張學良一級上將、東北軍三軍總參謀長龍雲峰中將、副總參謀長蔣方震中將,共十名東北軍的軍部高層將領濟濟聚集在此,緊張而凝重地商議著東北軍陸海軍即將對日本本土展開的大規模登陸作戰計劃。
張學良照例正襟危坐在會議桌的首席,用滿意的目光掃射著在場的東北軍將領們。他身後的牆壁上是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圖,中國東北、中國西北、中國西南、中南半島、東南亞群島、南印度洋諸島、北印度洋諸島、南非大陸、中東阿拉伯半島和波斯灣地區…整個地圖上環繞著印度洋的所有地區基本上都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