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部分(第3/4 頁)
下來呢?當德國把血紅的眼睛和鋒利的戰爭矛頭瞄向了只剩下自己一個的、孤零零的美利堅合眾國的時候,您和美國人民會不會為當初以為用波蘭、法國、英國作為食物就能餵飽德國這頭野獸從而讓美國免於災難的決定而後悔?參加戰爭並不是引火燒身,退避三舍也不是明哲保身,就好像人看到響尾蛇並不一定非要等到被咬一口才去打死它一樣。現在您不得不承認,美國的兩個最終屏障已經崩潰了,那麼接下來,願上帝保佑美國吧。”
這封信的最後,除了溫斯頓·丘吉爾本人的署名外,還有一起從英國逃亡到加拿大的英王喬治六世、“自由法國”政府首腦夏爾·戴高樂、荷蘭女王威廉·明娜女王、挪威國王哈康世等眾歐洲亡國之君和流亡政府首腦的簽名。
羅斯福總統那顆蒼老的心是久久無法平靜的,雖然就在幾天前,得隴望蜀的德國海軍佔領了冰島和格陵蘭島,但是美國木土仍然沒有處在戰爭的直接威脅下,美國國內的孤立政策和《武器禁運法令》仍然被絕大多數的美國民眾所擁護,要想說服美國國會和美國民眾讓美國參戰,那簡直是難比登天哪。過去,羅斯福總統也是贊成孤立政策的,因為他曾參觀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德法戰場,那是怎麼的一副慘絕人寰的場面啊!被炮彈炸傷、被毒氣燻倒計程車兵漫山遍地倒在泥濘的塹壕內痛苦掙扎著、絕望哀號著,被撕裂了的人體肢體、骨骸頭顱觸目驚心地遍地狼藉,因為戰爭而失去親人的孤兒寡母那催人淚下的哭喊聲…無一不深深地刺痛了羅斯福的心,因此他多次在公開場合大聲疾呼道:“我痛快戰爭!我們只要和平!我會竭盡全力地讓美國避免參加戰爭或者直接被捲入戰爭的泥潭裡!對於沒有威脅到美國本土的戰爭,美利堅合眾國堅決地說‘不’!”
但羅斯福總統此時卻強烈地感覺到:美國的“孤立政策”和保持中立的一貫做法已經不能適應此時的世界局勢了,而且他也不能允許美國在海外的殖民地和海外的利益受到侵犯,畢竟美國最大的殖民地——菲律賓群島,此時也已經隨著大洋洲的淪陷而陷入了中國東北軍的三面包圍中。但是羅斯福總統也很清楚,美國國內的反戰阻力絕不是靠自己的一張嘴皮子就能衝破的,當初援助英國的《租借法案》也是羅斯福總統費了很大力氣才使得國會透過的,而羅斯福總統本人之所以能打破美國國父華盛頓制定了“總統不可以兩次連任”的規定也是因為國內孤立派高層認為戰爭威脅美國期間不能輕易更換總統,一切都要慢慢來的,不能操之過急。羅斯福總統無奈地嘆了口氣,他在沉思,難道美國真的已經是這個世界最後希望了嗎?美國真的要孤身一人地面對雪崩般樸來的軸心國集團嗎?他心裡很清楚,美國的經濟實力和戰爭潛力確實都非常地強大,但也是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將駛入戰爭軌道的。倉促之下,如何迎戰實力驚人的軸心國集團嗎?
一道靈光在他的腦中一掠而過。還有一個希望!還有一股能夠與軸心國相抗衡並且能遏制住它們繼續擴張的力量!羅斯福總統眼中射出了兩道精光。
蘇聯,莫斯科。
克里姆林宮內,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蘇聯最高領導人約瑟夫·斯大林元帥正一個人靜靜地站在辦公室的窗前,凝望著窗外莫斯科的雪景,他手中的菸斗在昏暗的房間裡閃耀著黯淡的紅光。
從1934年至今,愈演愈烈的數番“大清洗”活動讓蘇聯元氣大傷,大批黨政軍高層要員紛紛落馬或者莫名其妙地失蹤,蘇聯紅軍的現代化建設進度頃刻間停滯不前,重工業的發展陷入了癱瘓,農業的糧食產量也大滑坡,一些邊陲地區已經饑荒蔓延了。整個蘇聯政府和整個蘇聯共黨內人人自危,全國上下人心惶惶。恐怖的陰雲籠罩著整個蘇聯大地,首都莫斯科的氣氛已經緊張得快要凝固了,“大清洗”風暴帶來的腥風血雨讓每個蘇聯人都極度害怕禍從口出。儘管此時的蘇聯國內一旦說錯話就可能掉腦袋,但仍然有人不怕死地冒死進諫。此時斯大林的辦公桌上就擺放著一封來自民間的信任,信中道:
尊敬的斯大林同志,我們最敬愛的領袖:
我在病床上掙扎著寫下了這封信,病魔已經奪去了我的健康,艱苦的科研工作也耗盡了我的全部精力。但是作為偉大的蘇維埃的一份子和一個老布林什維克,在此生命垂危的時刻,我只想向斯大林同志大聲疾呼,我們的祖國正處於來自納粹德國和中國東北軍閥的巨大威脅中!…
這封信的主人是蘇聯沃羅涅日“共產國際”兵工廠裡的一名功勳卓著的高階軍械科研專家,是著名的蘇聯“喀秋莎”火箭炮的主要設計師。斯大林對他很熟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