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部分(第1/4 頁)
東安門和蓋世太保們的做事效率極高,短短的幾個小時,他們便迅速的在以愛因斯坦、海森堡、奧本海默為首的上百個掌握著“雷神”計劃核心研製工作的科研專家的私人住所內安裝了成百上千個竊聽器和特製的針孔探頭。在這些科研巨匠的渾然不知中,無論是辦公室、客廳,還是臥室、衛生間,都有一雙雙隱藏在黑暗中的眼睛在窺視著他們。
第19號軍工基地的主要場所都位於地下,猶如一座規模不小的地下城鎮,其地面的主體建築則是龐大的鴨綠江四號水電大壩。而在大壩的周圍,零零散散且眾心拱月的建立者一座座莊嚴規劃的集體宿舍大樓,那都是給防衛軍隊、大壩水電站工作者以及親眷家屬們住的,而在大壩西南的兩三公里外一片掩映在花香鳥語的人造園林裡,還建有一排排富含著東西方各個建築風格的小洋房別墅,這些舒適的私人住宅則都是張學良下令建造並專供給像愛因斯坦、海森堡、奧本海默(歷史上的“原子彈之父”)、愛德華·特勒(歷史上的“氫彈之父”,匈牙利籍猶太人1937年被張學良挖到了東北並加入了中國國籍,擔任東北聯合大學高階物理學教授)、錢學森(歷史上的“中國火箭之父”和“中國導彈之父”)、王淦昌(歷史上的“中國原子彈之父”和“中國氫彈之父”)、吳健雄(女,著名核物理學家和放射化學家,人稱“中國的居里夫人”)等一干泰山北斗級巨星科學家所特批居住的,而且每天早晚時分都有專車專門送他們去第19號基地工作或送他們回來。由於在這片別墅小區內居住的都是世界一流的科學家,巨星雲集、群星璀璨,因此這裡被稱為“銀河小區”。人才,比什麼都重要。深諳這一點的張學良對待這些國寶級的科學大師可謂揮金如土、一擲千金,而且有求必應,東北民用輕工業工廠在1942年7月試驗生產出的第一批彩色電視以及此時還十分稀少的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家電也被優先配發給這些科學家。隨便弄個數字來作為對比,就可以看出張學良對這些科研精英的重視程度了,作為馮·卡門博士(匈牙利籍猶太人,錢學森的老師,航空航天學界的開山鼻祖)副手的錢學森,每個月被東北政府發的津貼就高達1000銀元,足足是張學良個人的政府薪水的的四五倍。
銀河小區外的一處林蔭小道間,靜靜地停著幾輛毫不起眼的軍用大卡車,由於這裡有大量的東北軍駐軍,因此這幾輛普通的密封式軍車一點也沒有引起別人的注意。但是在車子裡卻別有洞天,寬敞的車廂內被形形色色各式各樣的儀器給塞滿了,幾名神色莊肅的東安特工正全神貫注的戴著耳機偵聽各個目標別墅內的動靜,或者聚精會神的看著安在屋內的針孔攝像頭所發來的影片影像,記錄員不時飛快地記錄著各個蛛絲馬跡或者異常情況。
白天的小區十分安靜,門可羅雀,宛如一座花園。夜幕逐漸降臨後,藏在車內的東安特工們紛紛開啟紅外線夜視儀,繼續工作著。冷風親自在一輛卡車內,他眉頭緊鎖,默默地反覆念著一個名字:瑪加麗塔·科涅庫娃。他的手上是一疊偷偷翻牆溜進愛因斯坦私人別墅內的東安特工所偷拍下的私人信件相機膠捲,沖洗出來的照片經過情報專家檢查後,基本都是一堆繁瑣枯燥的科研資料和各種稀奇古怪的物理學公式定理什麼的,或者是愛因斯坦和其他十幾名東北著名科學家的通訊。但其中的一份卻引起了冷鋒的注意,照片上,是一份情意綿綿的情書。冷鋒從來沒有想過那個滿頭花白頭髮、腦子裡都塞滿了物理學玩意的老古董居然也會寫下這些肉麻的風花雪月話語:
“親愛的瑪加麗塔,我又想你了,這讓我很是苦惱。人們都稱讚我長了一顆聰慧的大腦,但我卻在這件事情上束手無策……按照張學良將軍的命令,我過幾天要動身從東北聯合大學被調往北朝鮮省的一個偏僻地方工作,但我捨不得離開你,我躺在沙發上,叼著你送給我的菸斗,在如水的夜色裡用你喜歡的鉛筆給你寫信。……如果你不忙,請立刻給我回信吧!讓你的愛因斯坦吻你吧!我會努力將你一同帶到北朝鮮省的,張學良將軍對我提出的要求一貫都會滿足,我相信這個不過分的要求應該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英雄難過美人關,這是冷鋒腦中第一個劃過的念頭,而且東北安全部也屢屢靠著美人計獲得大量的情報,在這一點上可謂深有體會、輕車熟路。“瑪加麗塔·科涅庫娃是誰?立刻把她的全部資料給我送來。”冷風警覺地命令道。
半小時不到,從瀋陽平羅鎮的東北安全部總部發來的一沓關於“瑪加麗塔·科涅庫娃”的資料便到了冷鋒的手裡,他仔細的幾乎是一個字一個字的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