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部分(第3/4 頁)
示和秉著破釜沈舟保衛每一寸神聖國土的信念和頑強精神,忍痛炸開了長江金沙江流域的屏山龍華大堤,放出長江洪流阻殺日寇。此舉使日寇侵犯川省的三個師團主力部隊大約超過三萬之眾盡皆覆滅於洪水中,而我方亦損失斷後部隊五千餘人,同時由於我方撤離民眾工作的困斷和及時因為殃及群眾千餘人。中央國府對國內外再次宣告︰黨國絕不與日寇妥協媾和,必抱決死之心捍衛我祖先苦心經營之神聖國土;另,國府行政部門正在緊急召集各級機關商討救濟洪災的方法。其它云云。
與此同時,蔣介石接連下令國民政府和四川省政府立刻做好接收、安置、救濟洪泛區災民的工作;下午,張治中中將在武漢市政府大廳舉行各國記者招侍會,發表蔣介石的《告全國同胞書》並就這次金沙江掘堤放水之事解答各方記者的疑問。會場上,大批記者紛紛要求到金沙江決口現場進行採訪活動。對此,蔣介石倒沒有阻攔,但是卻在暗中密令西南戰區長官部趕緊做好“接待準備”。
客觀上講,金沙江決口洪災給日軍帶來的創傷雖然沒有國民政府宣傳的那麼誇張,但對日軍也確實是一次不折不扣的重創。洪水不但讓日軍損失了上萬兵力,而且也標誌著西南日軍速戰速決攻取四川的戰略目標的徹底破裂。
日本陸軍部防衛研究所戰史室事後編寫的《中國西南陸軍作戰史》中寫到,“…3月10日上午,中國軍隊在龍華鎮(屏山西北35公里處)八仙山附近炸開了金沙江北岸堤壩,致使長江洪流迅速由西向東奔流蔓延,屏山城首先進水,洪災逐日擴大,從宜賓到高縣、弘縣、赤水,一直影響到瀘州。帝國皇軍中國西南派遣軍的第十五方面軍為救援深陷洪災中的第133、第138、第140師團而立刻從雲南和貴州境內的第130、第135等師團兵站抽調工兵約五個中隊及架橋材料三個中隊;隨後又於12日又從第十六方面軍調來獨立工兵第三聯隊和摺疊船、汽艇200餘艘,並徵調當地中國民工10萬餘人配合皇軍一起參加抗洪救災事宜;3月15日後,由於洪水氾濫蔓延至大關一帶,第7戰車旅團和第137師團一部不得不向昭通方向後撤。中國西南派遣軍司令部於14日上午命令軍部直屬航空兵團全力以赴援助被困三個師團的補給,用運輸機、輕重轟炸機和帝國新型的‘夜神’式驅逐機在14日至20日之間給被困部隊投下了大量糧食醫藥,合計約180。5噸。3月22日,西南派遣軍司令部在昆明舉行聯合追悼大會,僅第140師團死於洪水的人數便達到3500餘名之多。”
日本中國西南派遣軍參謀副長兼第7戰車旅團長神原幻羽少將在15日的行軍日記中寫到︰“…面對皇軍的兇猛狂烈攻勢,中國軍隊在黔騙技窮的情況下不得不採取了水淹戰術,自掘長江大堤放水淹沒掉大片的己國領土,給我軍攻取四川的軍事行動造成了極大的困難…洪水所到之處,皇軍各部始料未及因而混亂不堪,部隊東奔西突、自相踐踏,戰車、軍馬、士兵被淹沒者不計其數…”
為了抵禦日軍攻入四川,中國軍隊不得不採取的這一手悲壯的“壯士斷腕”式自我犧牲的戰法讓日軍上下都驚恐不已。而這一計劃的始創者和具體實施者的東北軍中將龍雲峰則再次深深震撼了日軍各部高階軍官,加之其曾在四年前東北會戰中奉張學良命令而製造的那吞噬上萬日軍生命的遼陽大火,使得他在日軍中獲得了一個很日本的綽號︰戰鬼。
國際上對於國民政府掘堤放洪、以水代兵的戰法分為了態度涇渭分明的兩派。日本政府在挨著東北軍每月數萬計氣球炸彈轟炸的同時也發表了宣告,聲稱此舉是“國民政府面對皇軍強大攻勢時窮兵黷武、無計可施的表現,國民黨政府為了維護一黨的獨裁統治而不願洪災區上百萬中國平民的死活,其行為慘無人道且遭人唾棄鄙夷,帝國政府盼望中國廣大人民群眾認清武漢蔣介石政權草芥人命的醜陋罪惡嘴臉,一起配合皇軍共同將其推翻並以新民主和平政府取代之…”《朝日新聞》在發表這個日本政府宣告的時候還大肆刊登了幾十張中國西南洪泛區內皇軍“仁義和善”地幫助當地中國人民抗洪救災的“感人”照片;美、英、法、荷等歐美列強的主流官方報紙也紛紛指責中國國民政府如此“不顧人民死活”的戰法實有愧一國政府之責並違背天理人道,因為作為各國的首腦和精英階層,自然沒有人會相信國民政府宣傳的那隻造成“千餘”百姓受災的這個低的離譜的數字;蘇朕和南美等中立國家的態度則不置可否,仍然是“希望中日兩國政府透過和談方式解決兩國間的矛盾衝突”等老掉牙的官佯文章;而德國、義大利、西班牙佛朗哥政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