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部分(第3/4 頁)
曹操面lù微笑,心中卻在思索,如何借力掌控政局,納劉備、孫策於麾下,才能增大北伐的勝算。
元月中旬,皇帝頒佈了《田畝新制》,鼓勵民間開墾新田,鼓勵工商製造,同時對於貢獻突出者,毫不吝嗇賞賜。是日,劉協親自來到襄陽城郊,與丞相曹操共同翻耕土地,祈禱風調雨順。同時,根據《新制》,百姓開墾的新田五年免稅賦,且每開墾出百畝高產田地,免去半年徭役。
此政一出,荊州沸騰,百姓奔走相告,喜極而泣。更多的人則是選擇拖家帶口走向零陵、武陵、桂陽、長沙等郡,開拓新田豐衣足食。哪怕山地零散,哪怕高產田少,可只要有免稅、免徭役的政策,人們就能看到希望。
元月下旬,朝廷再頒佈法令,號召荊州商賈齊心協力,共同促進工商發展。為此,朝廷一口氣賞下百十個爵位、幾十個官位,讓商人得入朝堂,讓朝廷有了民間的聲音。儘管有違祖制,卻也在巨大的壓力面前銳志改革。
“丞相,丞相,北方又出事了!”滿寵急匆匆跑了進來,自從負責起北方資訊的收集整理的工作後,他成為了進出丞相府最頻繁的人。
“何事如此慌張?總不會匈奴、鮮卑南下了?”曹操難得的好心情,竟調侃了幾句。
誰知滿寵竟氣喘吁吁的拿出一份新報,“丞相,高勇改制了!”
“什麼?”曹操騰地站了起來,愣了足足一刻鐘,才緩緩坐了回去,拿起報紙看了起來,“門下省?警務府、兵務府、內務府?他這是要……這是要……”後面的三個字始終沒有說出來。
還是滿寵反應過來,低聲道:“做皇帝?難道高勇要做皇帝?”近乎喊了出來,卻隨即戛然而止。因為滿寵想到了一個事實,高勇掌握了北方民政,又有百萬軍隊,自立為帝乃是水到渠成之事,就算他不想,他手下那幫人也會促成此事。試問,開國功勳誰願意放棄?
“高勇開始全面掌控軍隊,只要有了軍隊支援,反對的人只有死路一條。如此情景下,誰還敢反對?況且,高勇做的不知道比漢室好了多少!”曹操輕嘆一聲,放下了新報,“至少一兩年內不會有大戰事了。高勇如果登基稱帝,必然會力求穩妥。而從目前的形式判斷,他的重心已經移向了北方和西北。”
滿寵點點頭,指著新報上一個不起眼的地方說道:“丞相請看這裡,涼州、司州的糧食、布匹需求量大幅攀升,價格也出現了一輪快速上漲。從這些蛛絲馬跡可以推斷出,中原撤走的兵馬應該都集中到了涼州。”
曹操眯起眼睛,順著滿寵的思路走下去,“你是說高勇可能真的要出兵西域?而不是我們曾經以為的虛張聲勢?”
滿寵道:“十有八九,西域諸邦實力弱小,真要下狠心對付,二十萬軍隊足以。而且,打通了商路,對於經濟可是再好不過。掌握瞭如此大一塊收入,握著這樣一塊金磚,未來北方的實力恐怕會更上一層樓!”
曹操沉默了,許久之後才低聲道:“嘗試派人聯絡匈奴、鮮卑,南北夾擊,勝算更大!”
是夜。曹操召來曹仁、曹洪等將領,共同商討決定利用高勇西征的有利時機,整頓軍備的方案,並派人詢問夏侯兄弟的意見。最終曹操拍板,決定兩年內荊州只招募訓練十萬軍隊,現有老弱悉數淘汰,或返回地方從事農耕,或採取軍屯方式安頓。在以此十萬軍隊為核心,構築四個兵團,分別駐守荊州四邊。夏侯惇領兵一萬六駐南郡;夏侯淵領兵一萬六駐桂陽;曹洪領兵一萬六駐零陵;曹仁領兵一萬,曹昂領兵一萬,曹安民領兵一萬駐襄陽,再加上曹純的一千虎豹騎正好十萬精銳。
除此之外,曹操藉著新年慶典,大肆封賞官員,使得嫡系一脈幾乎掌控了整個朝廷重要官職,留給皇帝的只有一個區區五官中郎將(楊琦)和被架空的司徒(荀彧)。經此調整,曹操徹底掌控了朝廷內外、荊州上下,本地勢力在這種高壓下苟延殘喘,蒯氏兄弟只撈到少府、鴻臚兩個可憐的官職。
當然,重賞少不了盟友劉備和孫策,二人一個晉為宗正、益州牧,一個就任車騎將軍、揚州牧,三方勢力正式確認了地盤。至於,曹操劉備之間關於上庸地帶的治權談判仍在繼續,劉備本就打算放棄那一塊飛地,集中全力經略益州,只是曹操給的價碼太低,心有不甘。怎奈曹操的日子也不好過,二人爭來爭去,仍未達成一致。
而隨著曹操開始掌控軍政,劉備、孫策也亦步亦趨,相繼確立了兵力總數,並頒發一系列安民措施,鼓勵工商恢復生產。其中,劉備、孫策地盤相差無幾,總兵力也分別確定在了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