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部分(第3/4 頁)
備在冬季前舉行鄉一級選舉,以使基層管理恢復。
八月,隨著大量軍人退伍,冀州各地的地方警備部隊陸續建立起來,治安亦隨之大為改善。大量的幽州商人響應官府號召來到冀州建廠招工,包括鐵器、陶器、造紙、印刷、水泥、磚木等各個行業,當地百姓頭一次接觸到官府保護的用工制度,每天只工作四個時辰,然後按月領工資,這些工資與種地不相上下,而且婦女也可以進入紡織工坊工作,孩童還有免費的學堂可上,這樣家長可以放心工作。
所有的一切彷彿都在夢中,冀州百姓剛剛經歷袁紹的殘酷盤剝,現在又突然有了天堂般的生活,這一切都是拜高勇所賜≮是,冀州掀起一股狂熱的崇拜風潮。許多百姓在家中供奉起高勇的泥塑像,早晚頂禮膜拜。
' '
天烽 第五卷 逐鹿中原
第一章 序幕拉開(上)
冀州重建所花費的大量錢財使得幽、冀二州流通的五銖錢和董卓私鑄的小錢急劇增加,直接導致物價上漲,百姓的生活水平下降,同時周圍郡縣也有大量這種小錢流入使得幽冀二州的經濟執行出現不穩。
作為財經學校的學生,高勇當然知道物價上漲、貨幣貶值以及私鑄小錢的危害。如今南方戰事告一段落,商路的恢復也保證了官府稅收穩定提升。為了解決貨幣的問題,高勇決定籌備推行新的貨幣及貨幣政策。
這個主張一經提出便得到了部分政務院官員的種,主要是二十五歲以下的青壯派,他們大部分接受過新式教育,對於皇權的忠心已經淡化。不過以荀為首的中老年派卻提出了反對意見。
荀出言勸道:“主公!物價上漲雖由小錢氾濫所引起,但不能就此廢止五銖錢,五銖乃是大漢先皇欽定,但有毀廢便是欺君,如若發行新幣……這便是犯上謀逆啊!”
稅務主官田疇反對道:“荀參贊此言有歉妥當,主公發行新幣乃是為了平穩物價、造崗民,您也知曉董賊私鑄小錢無數,中原各州徒受其害。屬下主官稅務對其中利弊知之甚詳,現今每年的稅入中有近一成是小錢,而且仍在逐年遞增。如此下去,形勢堪憂啊!”
荀凝視田疇許久方才言道:“錢幣乃是一國根本,先皇制定章法,專門鑄造,以為天下都能身同感受皇帝之浩恩!無論如何都不可以擅自私鑄廢改……屬下是為主公考慮,不消主公揹負叛逆之名!”
田疇待要開口反駁,高勇伸手製止,說道:“荀參贊的意思我已經明白,此舉確實有叛逆之嫌,但是如今物價飛漲,百姓苦不堪言。如果不是幽州糧食儲備充足,只怕現在早已經動亂不堪……”
荀聞言,漸漸低下頭去。高勇繼續說道:“發行新幣並非叛逆,而是為我治下百姓謀取福利,百姓安則動亂熄,動亂熄則國家平!既然荀參贊反對廢止五銖錢,那我們就再等上一段時間,看看情況。如果事態嚴重,還請荀參贊多從百姓角度考慮……”說到這高勇心道:只要能從百姓角度思考,我就不信荀不改變態度!
荀看看高勇,又看看周圍年輕人佔多數的會場,一言不發對高勇行禮後轉身離開。
冀州平定,原無極百姓紛紛遷回故里,家也一併回遷,不過卻不再購買土地,反而是大量投資興建新廠。在幽州的所見所聞讓甄遙大開眼界,他也漸漸明白到積聚土地並不是唯一能夠生財的方法,幽州那些布廠、紙廠、印染廠才是真正的搖錢樹∩於甄家帶頭,冀州留存下來的富戶大族也開始順應環境開始了由地主向商人的轉變。
就在高勇全力處理冀州內部事務的同時,司州○州的袁紹和張邈卻在不經意間拉開了中原混戰諸侯逐鹿的序幕。
由於袁紹統治的河南郡人口稀少,稅賦糧食入不敷出,狀況每日愈下高勇留在河內郡的兵馬成為了袁紹的心頭大患,使其寢食不安、夜不能寐。袁紹本想抽調兵馬進行屯墾,卻又擔心高勇會趁機渡河進攻,兩難之下憂心忡忡,袁紹雖正當中年,卻已然顯現白髮。
困窘無奈的袁紹只得派兵到附近的郡縣伺機搶奪,以求彌補自己的不足”面的河內郡是無論如何都不敢招惹的,況且還有一個黃河,只怕兵馬是有去無回;東郡的曹操也不是省油的燈,南面的袁術本來就有芥蒂,如今正在尋找藉口攻打袁紹≮是,思前想後便只有陳留的太守張邈,吃柿子要先拿軟的捏!
可是這邊袁紹尚未準備完畢,那邊卻傳來了令人吃驚的訊息軟柿子居然也敢太歲頭上動土!
原來,自從聯軍解散後,張邈率部退回了陳留,一直默默無聞專心內政積聚量。前段時間冀州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