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4/4 頁)
詩,拿不了第一劉旭就把頭給剁了!
只見劉旭拿起毛筆,飽蘸墨水,便開始在答卷上龍飛鳳舞起來。
不到一炷香的時間,劉旭就大功告成了,再看考卷上,赫然寫著李白的那首《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寫罷之後,劉旭滿意的點點頭,說來也巧,這句詩的最後一句‘白首太玄經’,與五百年前那位曠世奇才李太青創造的武學名字一模一樣!
這份答卷看似完美,不過美中不足的是其中引用的典故似乎與大周世界有出入,這個問題不是很大,到時候劉旭大可說是在一些野史中看到的典故。
但是劉旭不知道,這朱亥、侯嬴皆是大週五百年前的人,而他詩中的趙客也能與五百年前的一位人匹配,那就是李太青!
當年李太青未考功名前,便是在趙地做俠客,並且平定了邯鄲郡之亂!
正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如此一看,這首詩變成了讚頌李太青的長詩了。
收工之後的劉旭便將答卷拂到了一邊,開始呼呼大睡起來,用他的話說就是:現在睡覺,晚上寫字,這一百點聲望我要把用到淋漓盡致!
童試不能中途退場,並且一考就是考兩個時辰,所以劉旭就呼呼大睡了兩個時辰。
另一邊,李芷青也在奮筆疾書,她想了整整一個時辰才動筆,等她寫好了抬頭一看,劉旭居然趴在桌子上在睡覺!
“劉公子寫好了?”李芷青心中突然擔憂了起來,不過她心中又隱隱希望劉旭不要考上功名,這樣的話,自己對他而言才會更重要。
“我怎麼能這麼想……”想到這,李芷青自責起來。不知不覺中,劉旭成為了李芷青心中埋藏最深的秘密。
而在中堂考場中,還有個人也一直在關注劉旭,那就是葉寅!
葉寅僅僅花了半個時辰就完成了答卷,平日裡他出口成章,甚至在他年幼的時候就能吟詩作賦,所以被稱作神童,這一次的考題對他來說太簡單不過了。
不過即使如此,他也花了足足半個時辰去琢磨,看著自己寫得詩賦,葉寅很滿意,他自信這張考卷會成青史留名,成為他真正名揚天下的第一步!
而且這次葉寅模仿了那副‘聖蹟’,雖然沒有做到神似,但是已經達到了形似的地步,想必那些閱卷官看到自己的字都會大吃一驚。
凡童試第一成績者,答卷都會上交到州府之***梁州知府參閱,若是有驚為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