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頁)
。都給老子快點!”
隨著胡老三的一聲大喝,這些新兵們頓時一個個開始雞飛狗跳起來,隨著轟隆隆的腳步聲響起,新兵們開始爭先苦後的跑到了岳陽跟前開始一一站好,但即便是這樣他們依舊是你推我搶的亂成了一團,看得岳陽心中暗惱不已。
終於又過了一刻鐘後,三百多名新兵在胡老三領著的十多名家丁的木棍下勉強排成了共五行歪歪斜斜的人牆站在岳陽面前,即便是這樣在岳陽看來這些人排的佇列連後世小學生做早操的時佇列都不如。
岳陽又用犀利的目光盯著面前數百名新兵大聲喝道;“各位五里寨的老少爺們,首先我要恭喜你們,從今天開始,你們就成了五里寨光榮團練光榮的一員了,也就是從今天開始,你們將告別你們往日的身份,你們不再是一名從地裡刨食吃的佃戶、不再是一名農民,而是一名有餉銀拿的兵丁啦!
或許你們有人看不起團練鄉兵這個身份,以為鄉兵不過是替人看家的私兵罷了,但是我要告訴你們,總有一天你們會為這個身份而感到自豪,為這個身份而感到驕傲的。不過話說千遍不如親身體驗,我說得再多也不如用事實來證明有力量,你們給我半年時間,半年後你們就會發現,你們等加入到這個團體是你們一聲中所作出的最正確的選擇。不過,你們想要領到每個月的餉銀和那筆安家費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你們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才行!”
在木棍和胡老三極富殺傷力眼神的威脅下,新兵們在岳陽說話的時候很是老實的沒人發出聲音,整個校場呈現出一種很詭異的安靜。
看到安靜的眾人,岳陽滿意的點了點頭,大聲喝道;“好,今天本公子就給你們上第一課,告訴你們如何成為一名合格計程車兵,全體都有了。所有人以手臂為距離,全部排成五排站好,中間不得喧譁,違令者重罰!”
“快……都快點,你們他孃的都是死人啊,沒聽到公子的話嗎?全都給老子站好,中間距離一手臂,都站好囉,聽到沒有,都他孃的快點!”
胡老三依舊帶著十多名家丁在場上維護秩序,遇到動作慢的新兵則是二話不說就是一木棍打下去,就這樣岳陽正式開始了他在這個時空的練兵生活……
ps:那啥兄弟們推薦票投了嗎?
第二十六章 訓練
崇禎五年(1632)七月,孔有德在萊州以鬧餉為名聚眾造反,朝廷立即命朱大典巡撫山東,救萊州。朱大典率兵數萬及關中勁旅抵德州,殺叛敵陳有時,後兵分三路,金國奇率兵從中路進昌平,總兵陳洪範率兵從南路進,參將王之富等從北路進。諸軍皆帶三天糧至沙河,孔有德迎戰,被打敗,二十日萊州城圍始解,孔有德被迫率殘部投降了後金。
大明的沿海地區剛剛結束了硝煙,但是另一場即將到來的戰爭卻在悄悄的醞釀中。八月中旬的山西氣候還不錯,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緩解了大半年來的連續乾旱,無數的佃戶和農民都在對這場及時的大雨表示歡呼,他們紛紛從家裡拿出了農具和珍藏的種子,準備播下來年的希望。
但是農戶們滿意了,有人卻不高興了。八月十六日大寧城外的一座小山包裡迎來了三股人馬,為首的人名字分別叫高英祥、羅汝才和張獻忠。
“闖王,您倒是說話啊,咱們該不該立即對山西下手,我聽說現在山西的光景可不太好,已經大半年都沒下雨了,我想現在的百姓一定盼著咱們義軍去解救他們吧?”
說話的人是一名中年人,身長瘦而面微黃,須一尺六寸,整個人就跟人一種混合了粗野和狡猾的感覺,他的名字叫做張獻忠,出生於陝西省定邊縣郝灘鄉劉渠村(古稱柳樹澗堡),的他別看他相貌粗豪且出身屠戶,但張獻忠可不是目不識丁的文盲,少年曾經念過書的他後來棄文從武加在延綏鎮從軍,但後來由於犯了軍規被逐出了軍隊,後來便一直流浪在民間。崇禎三年,一直在陝西流浪的張獻忠看到周圍不斷有人高喊著口號造反,從心裡就是個投機主義者的張獻忠也召集了幾百名談得來的兄弟開始了轟轟烈累的造反大業,並且還自號為“八大王”。因他小時讀過一點書,又受過軍事訓練,為人多智謀,果敢勇猛,很快就顯示了指揮才能,他的人馬也從剛開始的數百人擴張到了上萬人,成為了陝西一帶有名的造反頭目。
張獻忠之所以說這句話那是因為昨天下午大寧城裡突然開來了一支一千多人的邊軍,對於這支突然開來的軍隊,農民軍的幾位首領表示出了很大的警惕,由於心裡沒底,所以今天他們這幾位農民軍的首領特地開了個會商討接下來的行動計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