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第2/4 頁)
。”
在貴妃宮中稍作歇息後,周明雋甚至沒有跟任何一個人打招呼,帶著孟雲嫻回到了王府。
宮中的微觀山亭中,貴妃牽著小皇子一步一步登上頂端,看著周明雋離開的人影,對著周明陽笑道:“看,那是你五哥。”
周明陽很喜歡五哥,也很喜歡五嫂,開心的笑起來,喊著“五哥”。
宮婢疾步從假山下衝上來,對著貴妃一陣耳語,末了有很不放心的加了一句:“娘娘,此人怕是不可信。”
貴妃帶著和藹的笑逗兒子,漫不經心道:“可不可信,都威脅不到本宮半分,本宮有何所懼。良禽擇木而棲,他們二人是聰明人。”
“可若是那幾個人不上鉤呢?”
貴妃搖搖頭:“曲氏女顯然是有備而來,她躲得過追殺,自然也學得會反殺,現在還有雋兒撐腰,頂著皇命為自己的門人討回公道,庇護於麾下,被揭穿是遲早的事情。若他們真的這麼沉得住氣,本宮不介意幫一幫他們,叫他們明白,什麼叫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就在這時,閔祁也過來了,他對著貴妃一拜,送上兩樣東西。
是兩個木匣子,一個是黑木,一個是紅木。
貴妃看著覺得有趣:“這是什麼?”
閔祁道:“回娘娘的話,此乃昭王殿下與昭王妃命屬下交給貴妃之物。黑木匣子由榮安侯爺所贈,紅木匣子,是殿下要給娘娘之物,如今昭王妃有孕,無論是昭王殿下還是榮安侯爺,都再精力理會其他,此物,交給娘娘最為合適。”
貴妃將其中一盒盒子開啟,隨意翻看了一下,眼中笑意漸濃。
“雋兒這個孩子,本宮說過多少次,來就來,不必帶這些虛禮。這一次,本宮暫且收下,你回去告訴他,若是下次再這樣見外,本宮就要生氣了。”
“是。”
“對了,昭王妃有孕,立即備下厚禮送往昭王府。”
……
早朝的事情已經落定,很快就有了具體的說法傳出來。
被眾人所知的一個說法就是——煥玥公主與昇陽縣主這場代表羌國與大禹的對戰,結局為平局。
起因是因為羌國的那位煥玥公主在使臣前往大禹之時,被不懂事的官員怠慢,由此認定大禹是藏了巧技不肯示人,這才用了激將法,找了一個傳說中才有的玩意兒當做挑戰的名頭,結果別說是大禹,就連羌國自己都做不出來。
羌國王子鄔哲聽聞妹妹這番鬧騰,不遠千里前來大禹,親自向國君賠罪,又因皇上本就仁慈開懷,此次事件說到底只是兩個小女子之間的胡鬧,雙方一笑泯恩怨,此事就此作罷,結果因為這件事情,再次落實了皇上欲與羌國聯姻的說法,事情遠遠沒完,據說此次的挑戰雖然只是小女兒家的淘氣鬧劇,但是卻牽扯出了一宗“冒名頂替”的案子。傳聞多年前的吳國,曾有能工巧匠曲氏一脈,被定為輔助吳國國君侵犯他國疆土的幫兇,卻不知當年的曲氏門人早已經分裂成兩派,那些主張戰亂的門徒早就被逐出師門,也隨著吳國覆滅被一網打盡。剩下一些專注於農工水利開山鑿渠的匠人們,不僅被當時的吳國國君打壓,還在吳國覆滅之後,被不知名的人追殺。
那些冒名頂替的人,都衝到皇上面前謀前程了,真正的曲氏門人,卻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眼看著無數珍貴的匠人巧技要隨著曲氏門人的被害而消失,皇上萬分痛心,令昭王殿下務必將這件事情徹查清楚!
之前叛軍一事,所有人都知道昭王殿下乃是曲氏前門主的兒子,放眼當今,再無人比他更有立場和身份來為這些曲氏門人做主。且昭王殿下現在不僅有爵位,還有貴妃母家相助,與從前自然不可同日而語,且昭王殿下若是能在這時候為當年的曲氏門人討回一個公道,又為現在的曲氏後人撐起一片太平,興許就能留他們為己所用,大禹的工學將會比過去的三年發展的更快,成為令所有國家都仰望的大國。
就在這些事情被眾人傳的沸沸揚揚之時,孟雲嫻已經在田氏的欣喜若狂與孟光朝的緊張不安下,被扣在了侯府。
饒是王府有足夠的下人,但是周明雋現在要查謀害真正曲氏門人的事情,定難兼顧雲嫻這一頭,女子懷孕頭幾個月最是重要,田氏已經在孟光朝的做主之下放孟雲嫻走出侯府一回,此刻是怎麼都不會放她走了。
“侯府的院子都是我親自給你打理的,大大小小的東西我都清楚得很,王府的下人再好,也是剛剛派過去的,哪裡知道什麼輕重?你儘管好好的養胎,其他的事情由我頂下!”
孟光朝也一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