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第3/4 頁)
不如。
崇宣二十三年,族學遇大改,新入工科成炙手可熱之選,五殿下承襲亡母曲氏一族的天資,於工學一課深有造詣,經他改良的農業器具皆功效翻倍,再受崇宣帝大加讚賞,同年,有朝臣提出了五殿下的人生大事,不該因為一樁遙遙無期的婚約被耽誤,榮安侯府成眾矢之的。
次年,京城中流傳出一個說法來……
才貌雙全清雋高潔深受器重的五殿下,被逃婚了。
作者有話要說:
孟雲嫻:外出打野了,下章京城見。
大笙:震驚!京城名媛竟墮落成……
寫這幾章夠沉重了,接下來要嗨一下再甜一下。
歸來都是大人了,該幹嘛幹嘛了。
是的,逃婚一時爽,追夫火葬場。
ps:猜猜嫻嫻變成什麼模樣了……
第107章 孟雲嫻效應
燕京城是一個從不缺人物與故事的地方,饒是曾經成為熱點話題的榮安侯府二小姐孟雲嫻,也在歷經了三年的沉浮後,漸漸地被燕京城淡忘。
可誰也沒有想到,隨著三年後五殿下的婚事從無人問津到人人關心,孟雲嫻這個名字又重新蹦了出來,炒了一波傳奇又玄幻的回籠熱。
若說從前在這燕京城裡,只有昇陽縣主這個庶出逆襲成嫡出,且與嫡出平起平坐享縣主尊號的人物是個傳奇,那麼現如今,同樣庶女出身;不僅逆襲成嫡女,還鬧出好多影響至今的大事;記名禮辦的跟皇家宴;被樣貌才華都優秀到犯規,令無數貴女競折腰的五殿下十里紅妝誠心求娶,末了還甩了人家的孟二小姐,可以說是毫無懸念的超越了昇陽縣主這個傳奇,成了一個霸者。
首說一個,族學大改之後,入學門檻直線上升,其中又以體考一科最為刁鑽。據說從前的體考十分的簡單,無非是踢踢毽子跳跳舞,可現在不同,是從五門中選出三門來,自編舞曲也好,耍個把式也好,須得將這三門完美的融合到一個表演裡頭,一次展現出來,根據各項展現的標準程度來得成績。
曾有人對這奇葩的做法深惡痛覺,破口大罵,還揚言要想法子取締了這無聊的體考。第二日,族學中送了一篇《樂道論》去這孩子的府上,家中長輩立馬讓這孩子罰抄一百遍《樂道論》,又是送禮又是按著孩子的腦袋讓他跟體學先生道歉,這事兒才算壓下來,後來體考得了個一般般的分數,只入了個甲等院。
是誰讓體考這樣刁鑽?
是孟雲嫻。
再說族學裡的遊戲,本就是個怡情的玩意,當是暫時放鬆取樂的,可偏偏族學裡的遊戲,要讓人絞盡腦汁發揮文采,對人才的考驗程度堪比科舉。詩文詞海早就是過時的玩意,你得先填詞成句,所填之詞還能再連成文,那才叫有自己的本事,而非藉著前人的文采沽名釣譽。不僅如此,所有原本很簡單的玩法,都受到了詩文詞海的影響,愣是將一個普通的遊戲彎彎道道複雜好幾成,玩成了理所應當,玩敗了就叫做:遊戲都不會玩你這個廢物。
族學有句話,叫做——寧讀聖賢書,不嬉族學樂。
是誰讓簡單的遊戲開始變質?
是孟雲嫻。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關於孟雲嫻的傳聞,好比幾年前曾轟動一時的官員職權事件,有人說是孟雲嫻受到榮安侯的指點,引誘五殿下揭發出來的,五殿下就是在那時候對她情根深種;又好比說孟雲嫻雖然不在京城,卻一手拉拔了不少的眼線在京城裡,若是你說她的壞話,待她歸來之日,就是你成墳之時,這個說法的依據來自於她當年在族學裡憑一己之力讓所有人談之變色避之唯恐不及,總之她是個狠角色,非常可怕。
最令人津津樂道的,就是她消失的這三年的原因。
據說三年前,孟雲嫻曾在白府的宴席上破了一樁殺人案,而殺人兇手正是平城伯府的小姐,後來榮安侯府竟然遭到了平成伯府的報復,孟雲嫻和妹妹孟雲茵都收了重傷。這之後,孟雲嫻就消失了。
起先侯府只說是受傷太重遷居別養,孟雲嫻和五殿下的婚事也就此擱淺,沒想養著養著,一年都過去了,孟雲嫻連族學都沒去,終於引起了眾人的注意。
這時候,榮安侯府又給出一個說法——孟雲嫻養傷期間遇上一個得道高僧,高僧說她與佛有緣,又道她此劫之後身上還有少許的孽緣沒能化解,所以提出帶著她雲遊四海,以佛法化解孽緣。
起先旁人都不信,都覺得這孟家小姐肯定是毀了臉或者傷了什麼別的地方,再也不能做皇子妃,榮安侯府面子上過不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