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話畢才緩緩睜眼,“比小五如何?”
這個問題倒叫丁嬤嬤犯難了,許久道:“五殿下雖不如十三殿下聰慧,但性子卻是易相與許多,是個重情的,奴婢說不上哪位殿下更好,只覺得各有千秋。”
太后一笑,由人扶著起身,走了幾步道:“陛下那邊怎麼說?”
丁嬤嬤面有難色,“陛下還是往日那般,並不曾有什麼話兒。”
“罷了。”太后也算了解這個兒子心性,“兩日後的壽宴,哀家再看看。”
“奴婢明白。”
第4章 兄長
周帝壽辰這日,皇宮熱鬧非凡,修葺一新的玲瓏殿中人來人往。雖是酉時開宴,但晌午前就有不少人先行進了宮,這些人大都是女眷來拜見與族中有關的后妃,更想借機同太后攀上幾分關係。
最近京中盛傳容家女兒在太后面前得寵,連帶容夫人提前進宮見女兒的路上也被不少人纏住,個個笑意妍妍,親熱十分。往日她是容太師正妻,又有郡主身份,其他人對她也是敬重,可斷沒有這般諂媚的。
容夫人當面與這些人帶笑寒暄,轉身一雙柳眉不由皺起。
她多年與容太師只有一子,本以為再沒了兒女緣,沒成想三十多又懷上了小女兒。女兒生來乖巧懂事,再多的寵愛也沒讓她變得驕縱,早就成了容夫人的掌中寶、心頭肉,正是如此,她更加擔心太后此舉背後的意思。
身為周朝唯一一個異姓王的女兒,容夫人聽說過她爹和太后少年時的交情,但也知之甚少。若說太后是因為這份情而對幼寧特殊,那早在自己剛嫁入京城時就應該會有所表現,幼寧的確和她外祖父外貌有幾分相像,不過在容夫人心中,久居朝堂的太后是不可能因為這種事而對幼寧另眼相待的。
容夫人左思右想,喚來一個貼身婢女耳語幾句,令她回去尋了容太師,這才隨手理了理衣衫,邁入坤和宮。
作為太后久居的宮殿,坤和宮氣派無比,裝飾並不奢華,卻很有天家氣勢,與太后慣來冷硬的作風十分相稱。容夫人早做好了心理準備,還是在聽到太后柔聲哄自己女兒時緩了緩步伐。
“幼幼真不喜歡這珠花嗎?”太后正拿著一朵珍珠刻成的頭花,似乎想要給小姑娘戴上。
幼寧人雖小,也有了些自己的審美,她顯然不大喜歡珠花,可因為敬重長輩不願拒絕太后,因此面上表情十分為難,微抿著嘴唇,鼓鼓的包子臉看上去很是有趣,太后忍不住一逗再逗。
李嬤嬤遠遠見著小姑娘的親孃來了,終於笑著打岔,“太后娘娘,這珠花式樣都是奴婢們那時候盛行的了,容姑娘還這麼小哪兒能喜歡呢。”
太后將東西放下,拍了拍面前的小腦袋,“也是,哀家畢竟老了,眼光自然跟不上小姑娘了。”
幼寧衝她一笑,往太后手心蹭了蹭,讓太后一怔,忍不住也跟著笑了。
便是對宮中那些公主、她名義上的孫女兒,太后也沒這麼親熱的。容夫人瞧得清楚,面不改色等宮人通報,在太后身前俯身行禮。
太后頷首令她起身,對她倒與一般命婦無有不同,並不因她是幼寧之母而有特殊。
小姑娘早在看到孃親時雙眼就亮起,蠢蠢欲動,此時忍不住一再用小眼神看太后,看得太后微微一笑,“去吧。”
幼寧當即如乳燕投林般奔入容夫人懷抱,“娘——”
容夫人含笑接過女兒,揉了揉小臉蛋,對太后俯首道:“小女在宮中待了多日,叨擾太后娘娘了。”
“無妨,倒讓哀家得了幾日閒趣。”
太后不欲和容夫人多談,讓她接回幼寧後便以更衣的名義讓母女二人離開了坤和宮。
容夫人來時帶了慣來伺候幼寧的杏兒,太后已給幼寧換好了衣裳,便讓杏兒理了理她發上的小花苞,不經意般問起女兒這幾日在坤和宮的事情。
對著母親小姑娘毫無隱瞞,話兒也要多上許多,聽她說到太后讓她讀黃色的摺子時,容夫人手一動,心中明白那應該是大臣呈上的奏摺。
她沒有斥責幼寧,也沒特地叮囑什麼,只道:“幼幼喜歡太后娘娘嗎?”
“喜歡。”
女兒回得毫不猶豫,容夫人倒忍不住了,掐了掐小肥臉,“這才幾日?難不成比娘還要喜歡了?”
幼寧搖了搖頭抱住她,“最喜歡孃親。”
還是個慣會哄人的主兒。
容夫人十分吃女兒這套,低首親了親那細嫩臉蛋,“娘也最喜歡幼幼。”
兩人直接去了玲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