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2/4 頁)
臣愧對皇上,愧對先帝。”太師提高了聲調道。
“臣以為,此番周地潰提,多半是因著圈地的關係,以至於上下流沿岸,都成了無人敢管的地兒,潰提了也是後知後覺,補救都不得時宜。”說話的是翰林學士葉之章。
周昶景冷笑,“如今,那樊世松在刑部監獄裡,自是什麼都由得你們說了。”
“微臣惶恐。”葉之章今日揣摩不得聖意,臉上冷汗直下。
“朕今日倒是要同你們說說,這聽聞周地決堤,河陽王倒是把東山一年的存糧都以朕的名義給運到周地去了。這賑災糧本就短缺,如今倒是因為他這一出,算是幫了大忙了。”周昶景說著,臉上喜怒難辨。
聽是河陽王的名諱,諸人皆不敢應答,唯有李玬接了句,“河陽王所為,未經由朝廷復批,是否有逾矩的嫌隙?”
周昶景擺手,“今日,朕要同你們說的,不是這政務,說的是兄弟之情。”
眾人一聽,只將頭深埋地下,也不敢出一絲神情,生怕皇帝看了有所想。
周昶景嘆了口氣,“你們別以為,朕高居廟堂之上,就什麼都聽不見,看不得了。這周地,哪一樣不是你們佔了先?周地太守救災不力,可是你太師舉薦的人。圈地的人又何止那樊世松,就是直隸葉家也沒少佔便宜。這決堤的直接原因,還不是堤防工事出了岔子?堤防工事又是誰主理的?可不是公孫家的活計?”
皇帝一句話,將三家姓都給一竿子打翻了,這時誰吭氣,那便是自討沒趣。
周昶景冷笑道,“昨日早朝時候,你們倒是在前頭吵得歡騰。要朕說,給你們腦袋全砍了,那才是最好的。”
“請皇上治罪。”太師先是開了口,其餘人等,亦介面道。
周昶景掃視了這幫人一番,又不冷不熱道,“朕前頭說了,今日不說政務,只說這兄弟情。你們是各自算得了利益相關,那河陽王去了東山,你們面上不說,心底下哪個不覺得他是失了寵的王爺。可如今,就是這失了寵的王爺,在你們相互推諉之時,先替朕行了這該行的事兒。”
孫巍岱聽了,上前便道,“這如前頭鴻臚寺少卿李大人所言,河陽王未經稟報朝廷,便先行了賑災之事,確是有不妥。然則,河陽王一片為國之心,皇上也是體察,自也是功過相抵。”
周昶景轉頭看了薛巾,”薛巾!”
“奴才在!”薛巾慌忙上前,跪拜道。
“太后有句話,倒是說的正好,你這人前人後,有人喊你老祖宗,虧得你也擔待得起。那朕如今就問你了,你倒是說說,這河陽王的事兒,你可是如何看得?”周昶景話裡帶著嘲諷。
薛巾登時大喊,“奴才有罪,還請皇上治罪。”
“朕問你的是,河陽王的事兒,你可有什麼看法?”周昶景又問了遍。
薛巾腰身有些僵硬,只諂媚笑道,“奴才只是個閹人,什麼都不懂,糊里糊塗的,這王爺的事兒,奴才哪裡敢亂說呢。”
周昶景轉而大笑,眼角滲出淚來,“你說你們,平日裡嘰嘰喳喳,看著主意頗多,真叫你們說話了,一個個比霜打的茄子還要焉。關海之戰,元氣尚未恢復,國庫空虛,這檔子口,河陽王那些賑災糧,即便他自個不吃不喝,那也是杯水車薪。你們倒是說說,這錢要從哪裡來?”
“老臣,願帶頭捐出府中存糧。”太師吃力地說了句。
“你捐存糧,你府裡的那點糧,又能供多久?朕說的是錢!”周昶景又道。
“微臣願帶頭,捐出府中所有三萬兩白銀積蓄。”說話的是刑部尚書,淑妃之父,公孫展。
2 第九十九章 杯弓蛇影(二)
周昶景聽了一言不發,只著薛巾將一早備下的戶部文書呈交各人,人手一份。
一時殿內只有翻閱文書的聲響,文書上赫然寫著“鹽稅”兩字。
周昶景道,“今年交上來的鹽稅,只一百萬兩白銀,朕便不修乾曜宮了吧。可如今還有漕運這個大口要堵,你們說說,這朝廷哪裡還有錢來賑災?公孫展說的好,三萬兩白銀都給盡數供出,然而這賑災的缺口還是大,這錢究竟得怎麼運轉?”
太師見狀,上前躬身道,“微臣便把這幾年,皇上賞賜的物件,盡數都退還給朝廷,同時還將府中存糧、以及整個孫家,十萬白銀盡數供出用以賑災。”
“臣也退賞,臣願再捐一萬白銀。”
“臣也願……”
一時間,滿殿忠臣,皆表示要退了恩賞,再捐白銀與餘糧。皇帝當即讓戶部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