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部分(第3/4 頁)
於傳法會上被江中石上臺擄走之後,身負劍傷逃下山來的納扎本欲指揮手下的軍士當場大開殺戒,連同有通敵嫌疑的廣慧寺一應僧眾一道,將數千名前來參加傳法會的涼州百姓一個不留地盡數殺光,用鮮血來對那些膽大妄為的漢人發出最來歷的警告。
納扎甚至還打算在涼州境內逐鄉逐裡地展開大索,一旦發現有身份可疑之人,不問情由,整鄉整裡均實行連坐,不惜用成千累萬的人頭來逼使藏匿在民間的不法之徒主動放還貢嘎上師。
就在納扎氣急敗壞地準備下令殺人之時,那位公鴨嗓音的漢人通譯卻乍著膽子一語點醒了納扎:“將軍如要大開殺戒的話,豈不壞了‘以蕃化漢’的大計?”
是啊,要想殺光這些手無寸鐵的涼州百姓並不難,可殺了他們,還能指靠誰來為成千上萬的吐蕃軍士種糧、牧馬呢?再者,此次北上出征前,父親納悉摩曾聚集眾將,嚴厲申明:此次北上攻取中土朝廷之西疆諸州,各路兵馬須改變以往的做派,除對中土官軍和少數不法之盜匪一律斬殺不貸之外,對西疆諸州縣裡坊的百姓概不許濫殺無辜,如有違反此令者,定不輕饒。
別人的話納扎都可以不聽,可自己父親的話他卻不能不聽。念及至此,納扎不得不改變初衷,變明殺強逼為暗查離間,發動了大批當地投奔來的蕃狗子在涼州境內展開了大範圍的摸排,企圖利用蕃狗子們地熟人熟的便利條件來挖出潛伏於暗處的不法之徒。可是,幾個月轉眼即過,其間除了替人送來一封貢嘎上師的親筆書信以外,這幫蕃狗子卻是連一個嫌疑人等都沒替納扎找到。氣得納扎拔劍一連刺死了五六個蕃狗子來發洩心中的怨恨和不滿。
前幾天,納扎剛剛接到父親自涇州傳來的將令,命他近期內一定要留意守護好隴右監牧放的八千匹戰馬和幾千只牛羊,不得出任何的閃失和紕漏。
即使納悉摩在發來的將令中隻字未提其中的原由,納扎也能大致猜出父親專一下這道將令給他的原因:天已入秋,又到了一年之中對中土朝廷發起進攻的最好季節,二次大戰已迫在眉睫,在他管轄範圍內的這八千匹戰馬無疑可以裝備一支戰力彪悍、行動迅猛的騎兵,對千里之外的帝都長安發動致命的長途奔襲。
恰恰在這時,不知是哪個亡命之徒,竟敢潛入到他府中,以飛刀傳書的方式給他帶來了如此駭人聽聞的一個訊息:八個月前當眾擄走貢嘎上師的那幫劫匪,居然大搖大擺地要到他府中的後花園來放還貢嘎上師,這不是欺負人欺負到家了嗎?
納扎強忍著心頭不時竄起的怒火,儘量使自己的頭腦冷靜下來,將那張字條拿在手中,仔細端詳著上面他並不認得的字跡,足足有小半個時辰,最終得出了一個結論:其中有詐。
雖然十分理智地認為這是匪人有意設下的騙局,他們決不可能帶著年事已高的貢嘎上師潛入到自己府中的後花園來戲弄自己,但為以防萬一,納扎仍不敢有絲毫的馬虎和大意。
他傳下令去,調一百名精銳的吐蕃軍士將自己的府院團團圍了起來,同時要求涼州城全城戒嚴,所有人等概不許出入城門。他倒要瞧瞧,這夥劫匪將怎樣潛入城來,又如何在後花園中將貢嘎上師放還給自己。
天色將晚,納扎換上了一身輕便的袍衫,手拎四尺長的穿雲天蠍劍,帶領十六名他自行伍之中千挑萬選出的吐蕃勇士,穿堂過院,走進了後花園。
其時正是七月初秋時節,不大的後花園裡盛開著五顏六色的鮮花,一踏入園內,撲鼻而來的便是一陣沁人心脾的花香。在未被吐蕃軍攻佔之前,這裡的涼州刺史一定是位善於吟詩作賦的文人騷客,將小小的後花園收拾得如此雅緻、整潔,只可惜不知今天這裡會不會變成殺人的戰場。
納扎心中猶在發著感慨,突聽“咄”地一聲輕響,身邊的護衛旋即驚叫道:“將軍小心,有刺客。”
第二百五十一章 聲東擊西
納扎被衛士們的驚叫聲唬得一愣,忙擎劍在手,扎足架勢,兩眼在後花園中來回掃視,卻連個人影也沒發現。
“將軍,您身邊的樹幹上插著一把飛刀。”有衛士像是突然發現了什麼,指著納扎身邊一棵枝幹粗壯的大槐樹提醒他道。
“混蛋,人還沒來,你們就嚇成這樣。快,把飛刀取下拿給我看。”納扎不滿地喝令著衛士,心中不免也有一絲驚慌:這幫亡命之徒難道真的不怕死,要來後花園向自己交人嗎?
一名衛士將樹幹上插著的那把飛刀拔了下來,雙手捧著交給納扎。納扎驚訝地發現,飛刀的刀尖上釘著一縷白布條,上面似乎有字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