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部分(第2/4 頁)
她手圈在掌心裡,卻沒有出聲,只是用無聲的態度鼓勵著她繼續說下去。
“江洲之中,謝家權勢鼎盛,你此時就是能借災禍,殺得光謝家的人,可是抹不去江洲人心中謝家的印記。”傅明華嘆了口氣,輕聲的低語:“滅世族,你我都清楚,不在於滅其形,而是要削弱其影響力,否則便是治標而不治本。江洲之中,富饒的土地謝家幾乎圈入囊裡,江洲的富庶,百姓每年稅捐卻交不到朝廷手裡,身為大唐的江洲百姓,養的卻是江洲的謝家人。”
“要改變這樣的情況,也不是非要從謝家身上打主意。若是將江洲的百姓,以一半填興元府。長此以往,謝家即便有田,也是無人耕種的。而興元府內,多肥沃的土地,缺的只是耕種的人而已。”她頓了片刻,“若是往常,要使百姓背井離鄉的遷徙,事情必定難辦,可此時不同。”
此時江洲剛經歷澇災,百姓正感惶恐不安之時,燕追若再稍加以仁政,此事勢必可成。
重要的是,謝家在江洲當地人心中威望極深,如此一來,便相當於無形中分弱謝家的聲勢,不費一兵一卒,是利國而利民的好事。
“元娘。”她話都已經說到這裡,燕追又哪裡不知她的意思。
傅明華所提出來的建議,確實別出新栽,於國於他都是大有益處的。
且此事不需要再使他雙手沾滿血腥,不必使她夾在中間難為。
“三郎,你聽我說。”她突然掙脫被燕追緊緊握住的手,展開雙臂,撲進他的懷裡,緊緊摟緊他的腰身,臉貼在他的胸前,急聲的道:“江洲謝家與我淵源很深,不論我與我的母親關係是親疏遠近,她始終生育了我,使我曾受謝家的恩惠。”
哪怕這恩果曾有謝家有意施為的意圖夾雜在其中,可她仍是欠了謝家的。
這一刻她突然想起了崔貴妃,如今她在這樣的情況下,尚且左右為難,若崔貴妃仍舊在世,燕追手中的屠刀舉向崔氏時,崔貴妃心中又該是何心情?
“我不想見你與謝家之間兵戎相見。”傅明華嘆了口中氣,她也擔憂燕追將來遭人詬病,戾氣過盛。
她將手臂收得更緊,臉頰貼在他胸前,輕輕的蹭了蹭:
“三郎,我希望你再好好想想江洲的事。”
她一聲一聲的喚,從兩人相識之時,到如今成婚生子,她從沒有像現在這樣,哀求過他一件事。
第六百六十一章 結局
傅明華向來溫柔內斂,遇事從容,無論什麼樣的事,從沒見過她慌亂,前一刻她還在侃侃而談,下一刻卻露出小女兒般的嬌態哀聲求他更慎重一點,燕追伸手將她擁住,輕輕去撫她鬢髮,認真的道:
“元娘,我答應你,稍後會好好與姚釋商議。”
事實上她的建議不失為一條治理世家的良策,燕追大刀闊斧,將江洲謝家的情況攪亂,傅明華的計謀恰好在這樣的情況下施為,無需動用武力,無需屠殺江洲謝家的人,不出五年,隨著江洲對於謝家推崇備至的百姓遷徙,謝家的田地少於人耕種,實力自然一日不如一日。
且此舉解決了劍南道興元府百姓過少的憂濾,算是一舉兩得。
江洲水患,燕追下令開倉放糧。
鑑於江洲百姓時常受澇災之苦,燕追下令遷江洲百姓以填劍南道興元府、鳳翔府兩地。
遷徙百姓達到萬戶之多,為安撫百姓背井離鄉之苦,新遷往劍南道的江洲人中,入了戶籍之後,免五年稅賦、徭役。
此時正值水患之時,百姓們一年收成化為烏有,朝廷願使百姓遷徙並免稅賦,訊息一出,願遷徙的百姓自然便更多。
洛陽裡,謝利貞收到了一封謝老爺令人送來的家書。
謝家多年謀劃,一朝之間化為烏有,可想而知,隨著江洲的人大量遷出,謝氏的莊園將落入少有人耕種的地步。
家族族譜、大量藏書的被毀,短時間內瞧不出後果,可隨著時間一長,帶來的危害是致命的。
謝老爺寫給謝利貞的家書裡,是一封手抄的陶淵明的《歸去來辭》,勸他回家。
傅明華接見了陰氏,她的臉上連笑容都露不出來,事已至此,四姓之中陰、謝二氏接連遭受打擊,從謝利貞當初野心勃勃想要出仕到現在,還不到半年光景,便已經物是人非。
“三太太何不再在洛陽多住一些時日?”
碧雲奉上了茶,傅明華卻並沒有喝,反倒笑意吟吟的勸著陰氏:
“如今朝廷正值用人之際,三老爺滿腹才學,何不報效朝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