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部分(第3/4 頁)
書香傳承的世家,是不能懂那種痛苦。
只是事到如今,他也唯有先勸謝家撤離再說。
這裡的東西不毀也毀了,撤到高處,先將餘下的物品搶救回來再說。
郭翰領了兵馬,護送謝家的人離開,謝氏的人因為太多,分為數批運送。
謝老爺被迫上了軟轎時,不知為何想起了趙國太夫人臨終之前,曾說過的一句話。
那時的崔氏問的不是子孫後代,不是謝家將來如何,她老人家已經竭力謀劃,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她唸的,是當初郭正風所批的那九字箴言:
“天將變,災難至,人分離,究竟,究竟應沒應驗?”
那時的謝家人自然都是認為這九字箴言早應了,所謂天將變,難道不是指改朝換代?災難至不是因為燕太祖打壓世族?
謝家多年以來,心懷警惕,防的就是‘人分離’,可是大唐建立至今,哪怕皇室不喜世族,但謝家卻依舊好端端的存在,眾人都以為,這當初郭正風所批的箴言,怕是早就已經應了驗。
可此時謝老爺再想起,卻想到的是,‘天將變’,興許不是指改朝換代,而是指大唐燕氏兩位帝皇的交接,嘉安帝傳位於燕追,所謂的‘災難至’,也不是燕太祖打壓世族,而是這一次真真正正的‘水患之災’!
第六百五十九章 治國
如今謝家裡的人,三三兩兩被分頭送走,豈非應了郭正風當日所說過的‘人分離’三個字了?
謝老爺以往教育兒子,總說命理之術,可信卻不可盡信,但此時他念及此處,卻不由懷疑自己是不是錯了。
江洲的水患一事傳入洛陽,燕追收到摺子的那一刻,便知道郭翰明白他的心意,將事情辦成了。
他部署這樣長時間,就等著這一刻的好訊息。
此時燕追應該召集姚釋等眾臣,商議大事,可是這會兒他心情極佳,最想見的卻不是姚釋等人,而是吩咐黃一興:
“去清寧宮。”
洛陽的秋雨已經下了幾日,時斷時續,將園中草木洗刷得綠油油的。
傅明華坐在廊下,看宮人們小心翼翼護著正試圖想學走路的燕昭在地上蹣跚前行,不時小孩子雙腳一軟要摔倒,燕昭倒是不怕,卻將乳母嚇得魂也飛了,數次都險些哭出來,小孩兒卻咧著嘴望著母親笑個不停。
“過來。”傅明華衝兒子招手,又給他看自己手中把玩的金鈴,吸引他的注意,他站在幾步開外,有些猶豫。
最終仍是敵不過母親的誘惑,邁了小腿跌跌撞撞朝母親走去,一把撲進母親懷裡。
燕追過來時,恰好就瞧見燕昭衝進傅明華懷中,傅明華拿了帕子為他擦汗的情景。
“服侍大皇子的宮人有功,賞。”
他開口說了一句,身後黃一興自然將他的話記在了心裡。
燕昭看到他過來,晃了晃手裡的金鈴,發出清脆的響聲。
乳母連忙將他抱開,傅明華才理了理衣裳,站起了身,“三郎。”
“昭兒會走路了。”燕追看了兒子一眼,傅明華點了點頭:“能走一些。”這個年紀的孩子最是活潑好動的時候,急著想要下地,“只是筋骨還軟,走不了多遠。”
他骨子裡與嘉安帝是一樣的性情,講究抱孫而不抱子,所以燕昭在他面前有些畏懼。
燕追露出淺淺的笑意,難得伸手去逗孩子。
陪著孩子玩了一陣,乳母將燕昭抱下去了,傅明華才問:
“三郎今日心情很好?”
他點了點頭,原本過來就是與傅明華說起這事兒,此時聽她一問,便不由道:
“元娘,江洲之局,”他手握成拳,振臂一揮:
“破了!”
傅明華愣了一愣。
江洲的謝氏,是四姓之中傳承最為悠久的世族,大有來頭,在當地名望地位都很超然。
哪怕就是在四姓之中,陰、祝、崔氏都是隱隱以謝家馬首是瞻的。
燕追當日想要先向謝氏下手時,傅明華還頗有些擔憂,可是沒想到,這樣短的時間內,他便將謝家在江洲形成的局破了。
傅明華皺了皺眉,謝家不是這樣好對付的,光憑一個‘淩氏餘孽’的名頭,燕追是用了什麼樣的方法辦到此事的?
“三郎是怎麼辦到的?”
她問了一聲,燕追心情卻好,有意賣關子:“你猜?”
廊外雨聲潺潺,碧雲為她送來的鬥蓬,還沒為她披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