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部分(第3/4 頁)
修大吃一驚,隨後又問道:“那,伯顏將軍以為我軍是否該全部撤過長江,集中兵力沿江防守”
“大人的意思是?”趙澤略顯疲憊地問道。
“不瞞伯顏你說,某被貶滁州就是因為剛才那句話”
趙澤詫異道:“大人說的計策很好啊,朝廷不會因為這句話就……”
歐陽修嘆了口氣後回答:“夏竦那個老混蛋,自從遷都到杭州後便在朝堂上煽風點火,說範大人指揮不當,以致我軍節節敗退,要求朝廷予以重罰,不僅如此,還把範大人偽造聖旨一事抖了出來!”
“什麼?偽造聖旨?範大人怎麼會辦這樣的事,我看是有人陷害吧”趙澤也吃了一驚。
“咳,這件事的確是範大人辦的,只不過事出有因”歐陽修惋惜地回答。
數日後,趙澤終於明白了,偽造聖旨一事的來龍去脈,如果換做他也說不定會冒一下險,畢竟當日的時間緊迫,來不及向京師啟奏,不過後來範大人怎麼沒把這件事向朝廷澄清就不知道原因了。
二十八日,壬申。
趙澤大軍抵達真州,與知州許元在瓜步鎮相會。許元,字子春,歐陽修的至交,前些年舉家遷至真州定居。
三十日,甲戌。
趙澤親率一軍護送高永林一家渡過長江,進入潤州,半日後來到丹陽城下。停船時,丹陽郡守錢彥遠派軍事判官王陶,送來了一車好酒,狀元紅。
王陶,字樂道,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二十八歲。仁宗慶曆二年(一○四二)進士,范仲淹弟子。
在丹陽碼頭見到了趙澤後,邀請他在附近的一間茶寮內小坐了片刻,期間王陶遞給了趙澤一封書信,然後告訴他說:“恩師範大人有意舉薦趙將軍為揚州經略安撫使,負責鎮守長江北岸,請將軍有個準備!”
翌日後,趙澤一行人繼續上路,沿運河順流直下,經過半個多月的航行透過了常州、蘇州、秀州三地,並於七月二十二日,大暑時節到達了杭州,也是南渡後的京師錢塘。
二十六日中伏,庚子。
高永林一家進宮後的第三天,趙澤入宮。
在金鑾殿上拜見了垂簾聽政的曹皇后,體弱多病的英宗,以及曹皇后的兒子,年僅五歲的趙頊,未來的神宗陛下。
這次覲見跟汴梁時大不相同,偌大的宮殿內只有幾個人,高永林就站在玉階下,身後是他的女兒十五歲的高滔滔,眨著忽閃忽閃的大眼睛望了一下趙澤,忽然臉蛋上浮起一抹嫣紅。
年僅三十二歲的曹皇后消瘦了許多,她半依在龍椅上瞅了趙澤一眼,隨後說道:“趙卿家,北方的戰事哀家已經知道了,目前形勢緊迫,朝廷正在用人之際,範大人想抬舉你為揚州經略安撫使,不知你有何良策禦敵啊;哀家想聽一聽!”
趙澤深施一禮後,將準備多時的禦敵之策從容不迫地道來。
這個計策名:堅壁清野,互為犄角,意在集中主力,將遼軍拒之門外,並拖垮在北方大地上。
大概的實施步驟如下:
首先,以揚州為門戶深溝壁壘,將高郵軍、泰州、通州三地劃為第一戰區,由揚州統一指揮。
其次,將真州、滁州、和州劃為第二戰區,由和州統一指揮。
接下來,廬州、無為軍、舒州劃為第三戰區,由舒州統一指揮。
以上這三大戰區,共同構成長江天險的北方屏障,阻遼人沿江南下。
同時,收縮京東路分散在北方的兵力至長江北岸三大戰區的州縣防守,並實行堅壁清野的戰術,把長江以北日後很可能成為戰場的州縣百姓、糧草悉數搬運過江,叫遼軍找不到一粒糧食。
最後,也是非常關鍵的,那就是長江以南各州縣全力打造弓箭、鎧甲、火器等等一應用來防守的軍器,同時,趙澤還向曹皇后提議,與琉球的蘇家堡合作研製開發新式作戰武器,以抵擋遼軍的進攻。
對於蘇家堡,曹皇后還是頭一次聽說,經過一番追問她才明白過來,原來蘇素就是蘇家堡的堡主,而趙澤是蘇素的夫君,怪不得這二人一唱一和的。
曹皇后靜靜地坐在珠簾後,眨了眨眼,忽然,輕聲笑了起來。
說道:“哀家總算明白了,原來趙卿家也是蘇家堡的人啊!”
“請恕臣欺君之罪!”趙澤忙俯身下拜。
曹皇后微微一抬手,示意趙澤起身,然後告訴他:“趙卿家忠心可嘉,哀家記著呢,這不過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趙卿家不必放在心上,現在哀家只想問你一句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