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部分(第1/4 頁)
庚寅。
遼國西路大軍傾巢而出,強渡淮水,攻打光、壽二州。光州司法參軍鄭俠戰死,壽州知州宋祁火燒八公山大破遼軍。
甲午。
廬州馬步軍都指揮使侯忠率民團萬餘人北上壽州助戰,在肥水河東岸的史源鎮設伏,坑殺了遼國京州兵三千餘人。
丙申。
遼國三路大軍同時發起進攻,在揚州、光州、壽州三地燃起了戰火,大宋的江山社稷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
辛丑。
朝廷下詔,大赦天下,並下令動員全國各州、縣百姓參戰,保家衛國。
丙午。
江南各地百姓開始響應朝廷的號召,自發組織民團助戰,由此,誕生了不少出身於草莽的英雄好漢。
其中,以光州鄉民朱漢的白露山義勇軍最為有名,這些來自白沙鎮的民團,以作戰勇猛,神出鬼沒著稱,經常在白露山一帶的要道上設伏襲擊南下途中的遼軍馬隊,屢屢得手,讓遼人聞風喪膽。
十月一日,丁未,中秋節。
揚州路保衛戰進行到第十天。
白塔河前線傳來了一條令人振奮的訊息,張載派焦演、焦振華二人帶兵八千連夜上路,秘密地掘開了新開湖,水淹遼國投來南軍三萬多人馬於銅城一帶,重創了遼軍前鋒。
翌日,趙澤親自來到揚州西北白塔河防線視察,帶去十幾車的酒肉,犒勞了有功將士,並激勵眾人再接再厲將遼兵趕出大宋,殺個片甲不留,來日直搗黃龍,與諸君痛飲。
乙卯。
高郵知縣時文遠帶領民壯兩千餘人在城北十里外老河溝佈置陷阱被遼軍發現,一炷香後,五千餘遼國鐵騎絕塵而來,縱馬衝下山坡。
時文遠馬上帶人逃命,將遼國鐵騎誘至三棵樹。
這三棵樹乃是一片林木茂密的丘陵地帶,地形南高北低,由西向東傾斜,進出有三條路,比較開闊。
遼國大軍每次出兵進攻揚州都會有一路人馬從這裡經過,可以說對這一帶了如指掌。更不用說,時常在這一帶領兵活動的契丹部大將蕭佑丹了,他根本不擔心宋軍的伏兵,也沒望那裡去想,而是一路領軍殺來。
哪曾想,楊文廣、牧雲寒、狄青三人這次真的在這設下了伏兵,四下裡佈置了上萬人馬。
就等著契丹部大將蕭佑丹自投羅網,一聲號炮響起,三面合圍,萬駑齊發。
當日的血戰從宋軍的戰鼓擂響開始,剎那間,鋪天蓋地的箭雨從空中襲來,蕭佑丹大吼一聲,圍在他身邊的契丹武士迅速縱馬向核心靠攏,舉起了上百面牛皮盾,護在蕭佑丹左右。
鋒利的箭矢眨眼間射殺了大片契丹武士,外圍近千人中箭落馬,箭桿插滿了大地。
幾乎同一時間,還活著的三千多契丹武士突然散開,拔足飛奔,向周圍的林子發起了猛攻,高舉盾牌護在頭部,頂著宋軍的箭雨,拼了命地朝前衝去掩護契丹部大將蕭佑丹脫身。
再說,契丹部大將蕭佑丹在三棵樹中伏,趁著混戰之際,殺出了一條血路,策馬朝東逃去。
急行了半里後,來到一條土坡前,隱隱發現左右林中有殺氣出現,正要提醒手下護衛注意,一支響箭穿上雲霄,瞬間炸裂,迸出萬道金光。
緊接著,一彪人馬從土坡後殺出,為首的正是悍將狄青。
與此同時,埋伏在四下裡的長槍兵一起湧出,將蕭佑丹一夥人馬圍在垓心,遼軍護衛大驚,急忙張弓搭箭,朝四周瞄準,與宋軍對峙在路上。
片刻後,狄青縱馬奔至近前,一揮掌中鳳嘴刀,大喝一聲:“遼將死到臨頭還不速速下馬受降,等待何時。”
契丹部大將蕭佑丹忽然仰天長笑,慢慢解開了披在肩上的紅色斗篷,上邊血跡斑斑,沾滿了征塵。
狄青怒目而視,最後問了一遍:“蕭佑丹,這回你再也跑不了了,你要是投降,也許還有機會活命,我勸你三思!”
蕭佑丹冷冷一笑,問道:“對面那員宋將,如果換做你,你會投降嗎?”
“我明白了”狄青微微頷首,“既然如此,就讓本官成全你吧”
說罷,縱馬躍出,揮刀直取蕭佑丹。
十月十八日,甲子。
遼軍兵分三路再度強攻揚州戰區,與守軍激戰了三個月,傷亡十餘萬人,光是御帳親軍就在興化縣死傷大半,被趙澤的環州火槍隊狙殺了百餘指揮使。
十一月甲申,立冬。
上官梅在琉球誕下一子,飛鴿傳書至揚州,讓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