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部分(第3/4 頁)
8個小時後德軍就在狂熱的歡呼中向戰場開拔了,值得注意的是,阿道夫。希特勒、坦克之王古德里安、沙漠之狐隆美爾和空軍元帥戈林等人就在這些狂熱的德國年輕軍人中。8月3日德國向法國宣戰,8月4日德軍進入了中立的比利時,當日午夜,英國向德國宣戰。至此,整個歐洲都被捲入了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
就在整個世界都把關注的目光圍繞著巴爾幹半島的時候,周雨軒悄悄到了恰克圖,在接到了李青“一切順利”的電報之後,周雨軒命令騎一軍恢復在貝加爾湖沿岸的巡邏,發現異常立刻上報。
異常自然會發現的,在色楞金斯克附近騎一軍的戰士發現了一處大概一兩天之前發生了激烈的遭遇戰的戰場,大概五百多名穿著俄國軍裝,明顯有著東歐人種特徵的屍體散佈在方圓幾公里的範圍之內,各種俄國的作戰物資被扔得到處都是,其中還有一些穿著當地服飾的屍體也從俄軍的營地中被發現。
這一發現馬上彙報到了周雨軒所在的指揮部,隨周雨軒前來的黃春麗做為第一個到達了現場的記者,自然獲取了不少的第一手資料。當中外記者獲知俄國一股部隊入侵中國領土後被消滅之後,紛紛來到前線瞭解情況。自然也有很多人在懷疑,俄國人在與德國開戰的情況下,怎麼會這麼愚蠢地招惹中國這麼強大的敵人呢?但事實就擺在了眼前,不由得讓人不信,所以帶著疑惑,各大新聞機構報道了中俄邊境上的這場小規模的衝突。
訊息傳開,英法等國自然開始埋怨自己的俄國盟友,就算要對中國動手,也要等將德國打趴下在開始動手啊。尼古拉二世也覺得很鬱悶,自己明明向邊境的部隊下命令不得與中國軍隊發生衝突,怎麼還是出了這樣的事情呢?暴怒之下,尼古拉二世開始徹查這次軍事行動的指揮官。結果駐防東線的部隊經過了仔細的清點和盤查,沒有一支部隊發現有人員的損失。事情到了這一步,尼古拉二世自然知道中國的用意了,不過現在已經是百口難辨了,只好再次開始徵兵,用以防衛中國的進攻。
以王士珍的五個軍為後盾,張作霖的八個騎兵軍開始向俄軍的防線發起全面的進攻。不過周雨軒卻下了很奇怪的指示:“步步為營,緩緩前進,注意傷亡。”於是在廣袤的西伯利亞大平原上,中俄雙方開始了拉鋸站,打得熱鬧非常,進展卻不大。張作霖和王士珍自然覺得比較憋悶,可也沒辦法,只能執行命令。
南海艦隊開始在印度洋和孟加拉灣執行巡邏任務,英國的印度洋艦隊早早就撤到了阿拉伯海,以孟買作為母港,防止與南海艦隊發生衝突。現在英國可不想與俄國一樣,給中國發動全面戰爭的機會。南洋艦隊在菲律賓到澳大利亞之間遊弋,對殘存的英法勢力和其他的非華人軍事力量進行打擊。
歐洲此時戰火正酣。八月,德國與英法聯軍在馬恩河一線捉對廝殺,德國集中了一百多萬的軍隊,向以法軍為主力的聯軍發動了進攻。亞歷山大…馮…克盧克將軍的第一集團軍在蒙斯擊退了遠道而來的英國遠征軍。在桑布林河,法國第五集團軍被德國第二集團軍和第三集團軍擊潰。最激烈的戰鬥集中在四天之內,即從8月20日到8月23日。十天內法國的傷亡人數共達三十萬,而進入九月份,一百二十多萬的法軍,損失超過了六十萬人,德國也付出了二十五萬人的傷亡,並放緩了前進的步伐。
在軍事上沒有對德國做出足夠的支援,可在其他方面,周雨軒可是不遺餘力的,比如軍事物資的供應。以中立國身份出現的中國,為德國提供了大量的軍事物資,面對英法艦隊對德國的封鎖,中國還貼心地提供了送貨上門的服務,由東海艦隊充當了船隊的護航,當然,只是運費稍微貴了一點點。當英法等國對此提出抗議的時候,周雨軒振振有詞第回答:“中國對貿易伙伴向來一視同仁,如果英法需要中國的商品,我們同樣送貨上門。”
槍支、彈藥、鋼鐵等等,只要德國人需要的,中國遍佈亞洲的工廠開足了馬力生產,源源不斷地運往德國。本來中國的九五式就是從德國的98K仿製的,至於迫擊炮等武器,也是由中國提供給德國的,雙方武器和彈藥的口徑完全一致,很多九五式都是直接從國防軍中替換下來,直接運往了德國。這樣一來,威廉二世更有底氣了,有中國這個大工廠在保障供應,德皇甚至將大批的工人都招進的部隊,準備一舉打垮法國這個宿敵。
英法兩國可有些挺不住了,法國經過了大潰敗之後,大量的武器被德國繳獲,這人好解決,可武器總得等工廠裡生產出來不是?不過兩國也有自己的後援,分別從美國借到了鉅額的外債用以購買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