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第2/4 頁)
然又是那個鮑
:
“我等明白大都督苦心,大都督心裡只想著兩湖,可是現有上天之命在此,大都督萬萬不可違背。否則必然會有禍害。大都督可以先稱王,以觀天下大勢,再做定奪是否稱帝!”
“炮將軍此言可行,請大都督稱王!”
卓國藩有些彷徨,把目光投到了李鴻章身上,畢竟,兩湖大都督府要想站穩腳跟,必須要得到軍政府的全力支援,因為做做軍政府代表的李鴻章意見就顯得格外重要。
李鴻章早知曾國幕心思,上前一步說道:“我代我家大帥,恭祝大都督得此上天吉兆,前後石人問世。後有金佛出水,皆是天相不可違背!
石人者,無靈性之物,故張大元帥尚有選擇;金佛者,最是吉利之物。大都督若不趁此良機,恐將來毀之晚矣!
鴻章謹代軍政府並張大元帥。恭請大都督稱王,以安兩湖之心,以安天下之心!鴻章已幫大都督設計好了,大都督可以先稱“湘王,!”
“請大都督稱湘王,安民心!”
“曾國藩何德何能,得到上天垂憐,得到你等抬舉,曾國藩是不想稱帝的,可是為了兩湖,為了天下。曾國藩不得不勉為其難,暫且稱王!”
曾國藩終於下定了決心,站了起來,在那沉默一會,然後環顧眾將。眼見眾人都流露出了無限期盼之意,這才長長吸了一口氣說道:
“諸個,我就依了你們心思,按照少茶說法,暫且稱為“湘王”可是將來若是有比曾國藩更加合適人選,曾國藩一定退個讓賢以為大賢左右輔助鼎定天下 ”口,整天在為火藥發愁,可那裡到好出年就是二十刀兒,小引,這人比人可真讓自己有些沮喪。
“大都督,大都督!”正在那裡說著戰況,就見曾國藩部下匆匆跑了進來:“大都督。武昌方面沈將軍派人報信,柚們,他們 。
那部下看到李鴻章也在,吞吞吐吐的不敢說話,曾國藩皺了一下眉頭。有些不快:“李大人也是自己人,什麼話不妨爽爽快快說了出來”。
“是,沈將軍在湖裡發現一尊小小金佛!”
幾個人大是詫異,發現一尊金佛又有什麼可以大驚卜怪的?曾國藩搖了搖頭,只怕是自己部下在武昌呆的實在無聊了,這才把這麼一點芝麻綠豆大的事情也來彙報自己。誰想到那部下又接著說了下去:
“只是那金佛有些怪異,上面也和南昌打撈出來的石人一樣解刻了八個字 。
曾國藩和身邊一眾人等愣在了那裡,真的會有這樣的事?李鴻章站了起來,拱拱手說道:“大都督,居然連續發生這樣事情?看來這天下是要大變了,反正眼下清軍暫退。兩湖之地左右也是無事。大都督何不親往武昌,也好一辨真偽?”
曾國藩有些心動,曾國華和鮑超在一旁竭力鼓動,曾國藩在那想了好大一會,終於還是點了點頭
“猛子,你小子官可升得夠快的。這一段時候沒有見著,居然一下升到了左領校尉。我看再這麼下去,明年可就能升到都尉了啊”。張全看著剛網趕到武昌沒有多久的冉猛胸章上的“左領校尉”幾個字。拍了拍老朋友的肩膀,笑道。
冉猛哼了一聲:“你個崽子不是這才到武昌沒有多久,就從司水隸尉一下升到了中領校尉?再說這武昌天高皇帝遠的,你在這裡逍遙自在。卜爺可忙得團團亂轉,前段時候護送那些美國洋夷去蘇州,結果路上遭到伏擊,老子命都差點送了。
張全嬉嬉笑著:“知道你小子辛苦了,走,走,帶你去武昌的觀景樓。請你吃武昌最正宗的最地道的江鰓魚去,那滋味我想著就流口水”。
“先不忙著吃魚,我這次來是為了正經事情來的。”冉猛擺了擺手,說道:“南昌出現石人的事情想必你也聽說過了,對這事情怎麼看法?。
“大帥早該登基稱革了,咱們這些人官雖然不大,可好歹也算是開國功臣,是不?。一聽說這事。張全好像氣就不打一處來:
“老天爺都安排好了讓大帥登基稱帝,可那些大帥府的人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還不借著這斤,機會趁熱打鐵,勸說大帥登基稱帝,咱們這些在外帶兵的人,誰不眼巴巴的等著這一天?可是那些官員不知怎麼想的。才在大帥前加了幾個字!別人怎麼想的怎麼樣我不知道,反正我們兄弟聽了,哪一天不罵那些官員的?”
“這話咱們說說也就算了,千萬不要傳了出去冉猛看了一下週圍,:卜聲說道:“尚書左僕射前些日子到了武昌,吩咐你辦的那件事情怎麼樣了?”
張全點了點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