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第2/4 頁)
。熟悉得很,有的就是親戚同窗,所以對這些人,你們比我要熟悉得多,我還不白讓你們費力,但凡舉薦了一個真有才華的人,本帥一定會重重嘉獎,你們也別怕他們搶了你們的飯碗,地方官員位置多的是,有的是你們呆的地方”
那些考生笑了起來,李雲秋卻又說道:
“大元帥的用人之道,學生佩服。學生想說的是大元帥第二條憂慮的地方,學生以為,要想徹底扭轉思想。只有從學童開始,學童的思想那是普夭下最單純的,你如何引導他們。他們就會往哪條路去。
還有一點那是最重要的,就是修史!滿清入關之後,不斷修改史書。那些凡是不利於他們的東西,一概都會被伽們修改,有的時候甚至是修改到面目全非,乃至於後人讀到的,都是滿清修改過的東西,而這一點,到了乾隆年間更加為甚 ”
“不錯,乾隆改史,天理不容。尤其是那什麼“四庫全書”我看根本不是什麼盛舉,而是把一段一段文字獄構成的血淚歷史!”
張震面色陰沉平來,冷冷說道。
乾隆編幕四庫全書時銷燬了對滿清不利的書籍總數,為一萬三千六百卷。焚書總數,十五萬冊。銷燬版片總數一百七十輸種、八萬餘塊…
為了銷燬對滿清不利的東西。甚至“教辱”等字一概不能出現。
最卑鄙的是寓禁、寓繳、寓毀於徵,用謊言騙出很多珍室善本孤本。和有獨特學術思想價值的藏書、古書和明代書,利用完了就銷燬。一手威脅一手欺騙。此暫且不論,竟然還篡改古書,剜字削字隱毀以達到其險惡用心,為滿清罪行掩飾。
如岳飛《滿江紅》,“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改成“壯志飢餐飛食肉,笑談欲灑盈腔血。
張孝祥寫“沫油上,絃歌地。亦胚腥。”改成“亦凋零”
陳亮的《水調歌頭》“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於中應有,一斤,半個恥臣戎。”改成“一個半個挽雕弓”
“所以重新修史,還歷史本來面目那是重中之重!”李雲秋說上了興頭,慨然而道:
“滿清既然能用二百年的時間。來篡改我中華文明,咱們再就用二百年的時間,把它給改回來!學生相信,就算咱們這一代人做不到,那就靠下一代人,再下一代人,二百年不行,就用四百年,只要咱們持之以恆,總有一天能夠恢復中華文明本來面貌!”
“好,好一個持之以恆!”張震猛然站了起來,眼睛死死盯著李雲秋:“李雲秋,我看你也不用再到地方上去為官了,這事我就交給你去做!
咱們有本“永樂大典”遠比什麼“四庫全書,來得珍貴,從現在開始,咱們就編本“中華文明大史”還中華一斤,本來面目!
這一代人不能做成,咱們交給自己的兒子孫子去做,兒子孫子不能做成,還有重孫玄孫,持之以恆。持之以恆,總有那麼一天,中華文明會恢復本來面貌!”
李雲秋聽的熱血沸騰,大聲說道:
“學生願意當此重任,學生可以向大元帥保證,死,學生也會死在“中華文明大史,之上!學生畢生精力,都
正文 第二百四十九章你服不服!!
更新時間:2010…7…3 15:09:27 本章字數:8349
其時在九江的戰鬥也進行到了最關鍵的時刻。 在失去了幾乎全部水師之後,曾國藩反而冷靜下來,開始對之前和百戰軍的戰鬥,進行了全面的深刻檢討。
百戰軍火器強大,官兵善戰,尤其是他們身上所幕現出來的那種百戰百勝的氣質,是湘軍上下所不具備的。
而在曾國茶的吉字營和水師覆滅之後,湘軍計程車氣信心也跌落到了最低點
再這樣和百戰軍對峙下去,只怕非但不能奪取九江,自己手下的這點力量,也會在這裡消耗殆盡的。
“洋夷方面再次拒絕了我們,不願意給我們提供任何一點火器。”曾國華顯得既是惱怒,又是喪氣:
“那些洋夷好像和上海方面已經取得了共識,說這只是咱們大清內部事情,作為西方國家,他們並不願意插手其中 ”
“說來說去,還是張震比咱們先走了一步,洋夷權衡利弊,認為幫助張震比幫助大清要好 ”曾國藩深深嘆息一聲,有些無奈說道。
“大帥,兵部郎中左宗棠來了!”
曾國藩精神為之一振,急忙迎了出去,見到正是剛剛升任兵部郎中的左宗棠來到,曾國藩一見便大聲叫了起來:
“季高救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