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部分(第2/4 頁)
、碰電報等,實奪造化之工,其狀可怖可愕。
我們過去學習唐國文化,認為德是首要的。但是在殘酷的國際較量之中,當雙方的力量大體不相上下時,德才能成為決定兩者優劣的重要因素。
唐國文王伐紂。皆稱文王之美,亦不過雲大國畏其力”國懷其德。所謂“文王之美”並不是道義上的稱讚,也並非發自內心的誆歌。之所以“文王稱美”是因為擁有一定軍事力量的大國懼怕周國的強大軍事力量,畏其”因此不敢輕易侵侮。至於小國懷其德,也是因為畏懼周國的強大軍事力量而同時沒有受到過分壓迫的緣故。懷其德”者,無非接受它的保護而已。
因此,國際關係中最為至關重要的因素是“力”也即軍事實力。無其力而能保其國者,未之有也。”
實事求是地說,佐久間象山的這一番還是非常正確的,這就和中國皇帝張震說的一樣,縣和國之間起到決定性因素的,是雙方實力對比,而不是什麼平等公正!
佐久間象山指著外面那些聯軍說道:
“你看到了嗎,唐國人已經明白了這個道理,他們的那位大皇帝陛下張震。依仗著自己的軍事實力,正來日本普及他的“德”如果沒有百戰軍和國力做為他的後盾,他連自己國家內部的事情都無法處理好,又何談去普及唐國的“德,?而那些西方國家之所以願意和唐國採取合作態度。也正是建立在畏懼唐國軍事力量的基礎上。”
“老師。我們還有希望嗎?”
聽著弟子帶著期盼的問話,佐久間象山苦澀地笑了:“我們已經一面希望了。日本也同樣沒有希望了。
在張震帶來所謂“德,的同時,也把日本的毀滅一起帶來了。讓我覺的可笑的,是京都的那些人,還把唐國當成救世主一般,可他們無論如何也都不會想到,來到日本的不是什麼救世主,而是毀滅。”
“可是老師,既然這樣您為什麼還要來呢?”
“因為我看不到希望,所以我就來了。”佐久間象山的目光空洞、麻木:“我寧肯死在這裡,也不願意看到日本滅亡在我的眼前。現在的日本,已經被徹底分裂了。長州無可避免的掌握在了唐國人手裡,他們不會允許長州獨立,也不會允許京都的那些人收回長州,他們會把長州變成自己的基地,最嚴密地控制著日本
有句話我一直想說,其實我真的非常敬佩唐國皇帝張震,在較量和逐鹿中,張震始終都是一個勝利者。他一手分裂了日本,然後還要日本如同狗一般跟在唐國後面,可是他真的做到了他想要的一切。而最讓我感到可笑的,是那些日本人卻還在那裡沾沾自喜,以為自己依靠到了一棵大樹,卻根本看不到可怕的未來!”
“老師,日本還有未來嗎?”
佐久間象江 緩緩搖了搖頭,然後站了起來:“沒有,永遠也都沒有了,唐國對日本的統治,會持續上百年,幾百年,就算唐國人走了,日本也早就接受了分裂的事實,一個四分五裂的國家就算再有雄心,也不可能站起來了。當我們的後代終於有人幡然醒悟的時候,已經太晚太晚,我們早就被世界遠遠地拋到了身後。”
佐久間象山怔怔地看著遠方,忽然大聲叫道:
“張震。張震,你滿意了嗎?你得到了你想要的一切了嗎?好吧,你贏了。日本輸了,現在,你還想要什麼呢?世界嗎?你想把整個世界都征服嗎?”
佐久間象山不會知道張震還想要什麼的,永遠也都不會知道。
如果張震現在站在佐久間象山的面前,一定會告訴這個還算清醒的日本人:“我不想征服世界,因為這絕對無法做到,我只想在世界一片混亂的時候。讓中國悄悄的躍然而成為一個超級大國。讓中國的意志,左右世界的意志,能夠做到這一點,我就已經很滿足了,我就會是中華歷史上最偉大,最有成就的一位帝王!”
最偉大,最有成就的帝王,未必要靠武力去征服一切,蒙古人曾經打到過歐洲,但他們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
真正偉大的領袖,是要帶給這個民族永久的強盛,他們不需要戰爭來取的什麼。他們需要的是能夠左右世界的意志。
英國人正在印度艱苦作戰,美國人正陷入到內戰之中,法國人根本不值一提。德國尚未完成統一,一個最好的機會,正降臨到統一的中國身上。
在中國的周邊,已經沒有了什麼威脅,除了一個陷入到艱苦改革,卻未必能夠成功的維羅斯亞歷山大二世。
現在。張震正帶領著他的部下,帶領著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如同一臺高速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