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部分(第4/4 頁)
熊文燦寫了一份諭旨:立刻勘測縱貫福建南北的道路,北與浙江、南與廣東對接;登記喪失土地的百姓,尤其是軍戶,做好向南洋移民的準備;在福建的土地上種植土豆、紅薯、玉米等新式農作物。
因為沒有隨身攜帶玉璽,朱由檢讓付小劍將這份諭旨交給當地的錦衣衛,待朱由檢離開福建十日後,再送入福州府,當面交給省長熊文燦。
離開福州,朱由檢再沒停留,一路直奔廈門。
廈門是南海艦隊的母港,王慕九拿出朱由檢在京師簽發的蓋了玉璽的聖旨,以欽差的身份向南海艦隊討要船隻,準備從海上進入南洋。
從大明的內地去南洋,現在有兩天航線,一是走西線,從廣東的雷州出發,過瓊州海峽,在瓊州府停靠,再沿著安南的東海岸,航行至麻六甲;另一條走東線,從廈門出發,過臺灣的淡水、大員兩府,進入呂宋省,再沿著蘭竹省,進入麻六甲。
現在的安南,與大明是敵非友,朱由檢自然不會冒險走西線。
第483章甘蔗
鄭芝龍與張著等高官都不在廈門,南海艦隊司令鄭芝龍還在南洋,而副司令張著則去了緬甸省的大光,正在為大明組建新的艦隊。
留守在廈門母港的南海艦隊軍官,給王慕九派出了一條大型運輸船,用於運載百人百騎,另外派出兩艘福船,專門為欽差護航,這三艘船隻,包括船上的水手、士兵,都歸王慕九專用,直到他完成對南洋的巡視。
從廈門出發去臺灣的淡水,順風不過一日時間,朱由檢、王慕九、付小劍都在淡水河口下了船,而艦船則是沿著臺灣的西海岸,直接去了南部的大員,等待朱由檢、王慕九一行。
臺灣省長李慕全程陪同王慕九在臺灣的考察,而淡水知府劉青,則陪著欽差使團考察了整個淡水府。
朱由檢化名王信,以皇家第一軍軍部參謀的身份,隱在欽差團隊中。
“李省長,臺灣風土人情如何?”朱由檢放緩馬速,幾乎與李慕並肩而行。
李慕側首,留給朱由檢半個側臉,“王參謀應該已經看到一些端倪,臺灣土著,因長期受到荷蘭、西班牙等紅毛鬼的欺凌,比較排斥西洋人,加上官府深入民間宣傳,又有當地的漢人居中協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