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第3/4 頁)
個遠,說是差不多。王巨再問新曹門在她家那個方向,王巨還怕小女孩搞不清楚,用日出與日落來問,問出來了,新曹門在她家東方。這大約就能確認了,在御街的東邊一個居民區,而且就在城內,估計在宣德門前京城東西最重要的大街牛行街兩側。王巨找來一輛驢車,帶著小姑娘一條條街轉,這個範圍不會很大,頂多兩天便能找到。於是七轉八轉,轉到了細柳巷,看到那婢女開啟門。
“王大郎是好心人。”瓊兒聽完後說道。少女舉止十分得體,這與早熟無關,乃是生活環境造成的結果,必須會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我不敢當好心人,但不算是歹人罷了,遇到了總要去做一做。”
“那天奴家孟浪了。”
“無妨,連達官貴人都榜下捉婿呢,況且瓊娘子。只是我還未及冠,弟弟妹妹更小,暫時不想成親,即便李家娘子,我也是拖到兩年後才成親,只能辜負瓊娘子美意。”王巨一本正經地說。才學的什麼無所謂了,但作風正派,就不能再岐視。
“只是我不大明白以瓊娘子的相貌與才藝,如何看中了我?”
“那天奴家聽章會元與蔡三郎的議論,奴家聽到他們說起你撫養弟弟妹妹的事蹟,一定是一個重情義的人,而且多才多智,於是起了痴心妄想。”瓊娘幽怨地說。
自己自作多情了。
“原來是這樣……其實天下好男子不要太多,況且瓊娘子也非是一定要做正妻。”
“王大郎,你可讀過《霍小玉傳》?”
王巨點頭,是唐朝小說,說的唐朝大詩人李益進長安科舉,與名妓霍小玉一見鍾情,李益離別時發下山盟海誓,最後李益還是辜負了霍小玉,霍小玉含恨而死。
“天下也許有好男子,但重情義的好男子未必有很多,就算奴家委屈求全,尋一貧家子嫁了,奴家還略有些財產,也能資助夫君過上一個太平日子,但能保證夫君變好後不辜負奴家?”
王巨默然。
比如蘇東坡的那個小妾。
當然也有好下場的,比如范仲淹那個還活著的如夫人,但那終是少了。或者未來蔡確那個小妾琵琶,可那時蔡確都是一個糟老頭子了,老夫少妾,又隨蔡確遠赴新州那個“惡地”,蔡確自然愛惜。換瓊娘,瓊娘願意嗎?
王巨來到宋朝,感到公平了。
但宋朝的女子卻是很不公平,可能比明清好吧,終是一個男尊女卑的時代。
不過王巨還是不表態,自己算是到了見龍在田這一步,也能算是年少得志,託那個從未見到的母親福,生就了一副不錯的皮囊,以後對自己動心的女子更多,包括各色各樣的妓子,難道個個往家中拉嗎?那得拉多少小妾回來?
因此說了一句:“我相信瓊娘子會有好報的,要相信未來,要堅持信念,就象我在王家寨那樣,窮得都要去做騾子,那時我才十三歲,最後也挺了過來。”
然後在瓊娘失望的眼神中走了。
李萬元嘆了一口氣,若不是為了小妹,他都想勸王巨將這個瓊娘子納了,只是小妾,也不是正妻,為何不納。
“這一回你可放心了?”王巨問。
李萬元也訕訕:“我也未說什麼,不過放榜後你也要回延州,索性我再陪你呆上一段時間。”
這個清倌人不怕,他就怕那個長公主哪。
轉了一天還沒有找到,但得到更多的確認,就在樊樓與新曹門之間,馬行街的北面,離馬行街不遠。這個就容易找了。
但王巨看了看天色說:“我們回去吧。”
驢車從一處貧困區駛出來。
二妞嘆道:“原來京城也有窮人哪。”
“哪裡都有窮人富人,但一樣是人。”
“哥哥,我知道啦,不能忘本。”
“這就對了,”不過王巨心中也在說,原來開封也有不少窮人哪。但這也正常,不要說什麼原始社會,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若沒這些制度,何來的後人,何來的幾千年文明?
能這樣想,也意味著王巨進一步融入這時代……
第二天覆轉,就在這時,一個穿著華麗的青年帶著七名家僕將他們攔住,有的家僕手中還拿著棍棒。
青年問:“閣下可是延州舉子王巨?”
王巨低聲對李萬元說:“看好他們。”
然後迎上去問:“正是,請問閣下是……?”
他一邊問,另一隻手卻悄悄搭在劍柄上,也就是趙念奴送的那把桃溪劍。有次趙念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