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第4/4 頁)
地坐著黃蓋車親督最前線,林廣也射不傷他了,因此漫長的鏖戰才剛剛開始。
三天,七天也不行。
因此數天後竇舜卿終於會意了,敢這個主所謂的先見之明,完全是貪生怕死啊,原因很簡單,將永興軍的兵力調到慶州,萬一慶州戰敗,西夏人又象李元昊那樣兵臨長安城下,王舉元如何抵擋?因此這個兵力不能發,不能讓長安兵力空虛……
但你不能糊弄我啊,因此趙曙最後聽聞長安一兵未發,下詔責問,竇舜卿一五一十將情況稟報,王舉元悲催了,管你是不是王化基的兒子,王舉正的弟弟,立即貶到後方做了一個小知州。
第三面照妖鏡來了。
陸平帶著王巨的信,迅速騎兵來到延州。
別說,這條道修了後,真起到作用,若不是透過上萬的大軍,僅是幾千人的軍隊,基本能迅速從這條道相互來往了。陸平僅是用了半天時間,便從華池來到延州城。
見了陸詵,陸詵也沒辦法,便將諸將召集商議。
種諤問道:“陸平,如今慶州是什麼情況?”
“大約來了十萬兵馬,但在大順城下被我軍先後擊斃了約五千兵馬,現在荔原堡前有兩萬敵軍,另外敵人從金湯城發出三千兵馬,意欲染指平戎鎮,還有柔遠寨前有七八千西夏兵馬,餘下的都在大順城下。”
“再詳細說說。”
“平戎鎮那邊兵力比較少,不過敵人來的也不多,前些天就開始堅壁清野了,各村寨百姓要麼進入平戎鎮,要麼進入幾個大的村寨進行聯防,王知縣又派了一個營官兵分兵協助防禦,會有死傷,但在這幾天內,各村寨大約會能保住不失。要麼就是荔原堡前,似乎敵人進攻了一次,被迅速擊退,然後在紮營休息。”
“既然能保住,為何王知縣不堅壁不出?敵人十萬大軍而來,糧草必不能持久,只要守住各砦堡,敵人也就能退了,但為何王知縣要搬兵求援?”陸詵立即問。
陸平肯定知道所有計劃的,至少九成計劃他清楚,但他也受了王巨影響,對宋朝官員將士的保密能力十分懷疑,因此有的不能說,只能答道:“敵人攻打荔原堡不果後,必然分兵華池鎮。因此王知縣想將這支分兵吃下,那麼華池縣之危也就自解了。”
“出戰作戰?”種諤問。
“可能會吧。”
種諤琢磨了一下,這事兒可行,首先華池縣就有不少騎兵,而且練了這麼長時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